中國西藏網(wǎng) > 文史

        清談誤國,并非王衍一人的過錯

        陳良 發(fā)布時間:2018-10-11 10:19:00來源: 學習時報

        西晉“八王之亂”后期,東海王司馬越擊敗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颙等反叛勢力,掌控了西晉局勢,在晉惠帝死后擁立司馬熾,是為晉懷帝。司馬越自任太傅輔佐朝政,輔政期間專橫跋扈,殺戮朝臣,大失眾望。就在西晉內亂之際,北方游牧民族迅速崛起,不斷進犯中原。永嘉四年(310年),胡虜侵逼郊畿,司馬越不能自安,請求征討石勒。當年十一月,司馬越率領十萬甲士出征,屯兵項城。稍后,茍晞起兵討伐司馬越,指責司馬越“使天下淆亂”,內憂外患使司馬越于翌年三月憂懼而死。

        司馬越死后,眾人推舉太尉兼太傅軍司王衍為統(tǒng)帥。王衍眼看賊寇蜂起,懼不敢當,就推辭說:“我年少時無意做官,憑借家世和資歷,逐漸到此地位。今日事關重大,怎能讓不合適的人接任統(tǒng)帥?”王衍推薦王范,王范婉言謝絕說:“您是天下第一名士,您不接手誰敢接手?”眾人隨聲附和。王衍無法推托,只好接下?lián)?,出任統(tǒng)帥。

        隨后,王衍率領大部隊奉送司馬越的靈柩歸葬其封國東海。與此同時,石勒率領輕騎兵在后面追趕,王衍等渾然不覺。至苦縣寧平城,石勒號令騎兵圍攻晉軍,王衍驚慌失措,“將士十余萬人相踐如山,無一人得免者”。王衍和諸多王公大臣成了俘虜。

        石勒是王衍的“粉絲”,一向仰慕其名望與風采,故而以禮相待??墒?,王衍接下來的表演,卻令人大跌眼鏡。石勒召見王衍及西晉王公大臣,詢問西晉舊事。王衍侃侃而談,敘說西晉敗亡原因,坦言責任不在自身。石勒一開始佩服其談吐,對他頗為欣賞,與他談了好久。說著說著,王衍為了討好石勒,竟然奉勸石勒稱帝。如此無恥行徑,著實令石勒惡心,禁不住大怒說:“你少壯被朝廷重用,如今名滿天下,身居三公高位,怎能說無意于仕宦?敗壞天下的,不是你們又是誰?”除了王范,其他王公大臣與王衍表現(xiàn)差不多,都為自己開脫。石勒對他的參謀孫萇說:“我走遍天下,沒有見過這些奇葩!”像王衍之類名流,在石勒看來不過如此。中看不中用,留之無用。不過,石勒對王衍還是手下留情,叫人不要動刀子,而是推墻把他壓死。

        死一個王衍其實無關緊要,問題在于,十萬晉軍主力毀在他手里,直接導致西晉的滅亡。所以,后人每每提起這段往事,總會發(fā)出王衍清談誤國的感嘆。

        王衍口頭上常說自己“少無宦情”“不預世事”“不以經(jīng)國為務”,其實,他這是假裝清高,自欺欺人。他熱衷于清談,無非是借以炒作,把自己炒成名士首領,從而實現(xiàn)一箭雙雕,既贏得話語霸權,又獲得實際利益。所謂話語霸權,就是他成為言談霸主,即便“信口雌黃”,人家也會買賬。所謂實際利益,不外乎高官厚祿;除了早年當過縣級干部,他大部分時間在朝廷做大官,以至位極人臣。除了成功運作自己,他還巧妙運作女兒婚姻。他的女兒,一個嫁給愍懷太子為妃,一個許配賈充之孫賈謐。一邊歸依太子,一邊締結后黨,在當時宮廷傾軋中,無論哪一方獲勝,他都能成為贏家,至少立于不敗之地。他還有一女為裴遐妻,而裴遐是東海王司馬越妃裴氏從兄,因此他與強勢的司馬越又增加一重關系。通過女兒婚姻,王衍為自己買了三重保險,哪怕皇室爭斗熱火朝天,他都會有驚無險。

        王衍深知,清談在當世頗有市場,一旦成為大腕,既為士林推崇,也會被朝廷看重,既然如此,何樂而不為?所謂清談,主要是談玄。王衍雖然以談玄聞名,被當世奉為宗師,但名不副實。史籍除了記述他推崇何晏、王弼“貴無”思想而反對裴頠“崇有”之說等寥寥數(shù)語,找不到他對玄學有什么貢獻。

        清談,雖能欺世盜名,但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尤其是戰(zhàn)爭,戰(zhàn)爭不相信清談與名氣,只相信謀略與實力。對此,王衍也是心知肚明。所以,當司馬越去世眾人推舉他為統(tǒng)帥時,他堅決推辭??墒?,緊要關頭,你不擔當也得擔當,誰叫你平時名聲那么響??上?,王衍毫無軍事才能,當統(tǒng)帥不到一個月,就中了石勒的埋伏,把西晉的本錢敗得精光。

        王衍首次帶兵失敗,倒也情有可原。問題是,王衍被俘之后,竟然勸石勒稱帝。他無非是在算計,等到石勒稱帝了,他照樣養(yǎng)尊處優(yōu),終日手持麈尾清談。只是,石勒肚子里雖無玄妙學問,但有做人的底線,能夠明辨是非與忠奸。對于王衍的賣身投靠,石勒并沒有笑納,因為他壓根兒瞧不起王衍的厚顏無恥。

        王衍平生喜愛夸夸其談,沒有留下什么名言,倒是臨死前說出耐人尋味的話:“嗚呼!吾曹雖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虛,戮力以匡天下,猶可不至今日?!比酥畬⑺?,其言也善。王衍這段話,既是對自己喜好清談作出反思,也是對來者提出警示。

        仔細思量,清談誤國并非王衍一個人的過錯。清談,最早可追溯到東漢末期。當時有很多太學生、士大夫評議朝政、針砭時弊,遭到把持朝政的宦官勢力摧殘與迫害,史稱“黨錮之禍”。原為太學生領袖的郭泰,為了明哲保身,“一變其具體評議朝廷人物任用的當否,即所謂清議,而為抽象玄理的討論”。在言論禁錮之下,郭泰由清議轉向清談。到了魏晉時期,尤其是司馬氏集團執(zhí)掌政權以后,“鉗制輿論,鎮(zhèn)壓異己,不擇手段,弄得社會緊張,氣氛恐怖,道路以目”。嵇康因為率性直言而招致殺身之禍,他的好友阮籍由于任誕談玄得以安然無恙。自阮籍之后,朝野上下盛行清談之風,形成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清談,不僅沒有風險,而且名利雙收,于是士人無不樂意為之。

        不過,偌大的國家,僅靠司馬家族是不行的,必須與士族共同治理,于是擅長清談的名士紛紛進入朝廷任職,王衍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代表人物。然而,善清談者未必有治國理政能力,一旦把他們推上顯要高位,終究會誤事或誤國。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亚洲制服丝袜av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无码视频在线a,成人片无码中文字幕免费,亚洲无码91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