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歷史開卷考試中的誤區(qū)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歷史學習的考查方式由傳統(tǒng)的“閉卷”測試變?yōu)榱恕伴_卷”考查,然而,筆者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部分老師和家長對開卷考試的理解存在著諸多誤區(qū),作為歷史這門學科的老師應如何引導學生走出開卷誤區(qū),尋找對策是值得我們探討、思考的問題。
一、開卷模式下的認識誤區(qū)
1、認為開卷考試就是抄書抄資料的考試。帶著這種觀點的老師和學生認為,教與不教一個樣,教也是照本宣科,簡單如一;學與不學一個樣,考試只要帶上所有的課本、資料就能獲得高分。這樣的錯誤認識加大了老師引導學生投入學習的難度,不少學生平時懶于動手、動口、動腦,一心想考試的時候靠本本,而進了考場,依靠課本和資料帶著焦急的心情查找標準答案,中國古代、近代、現(xiàn)代史,世界古代、近代、現(xiàn)代史,六本課本和眾多的資料翻來翻去,總覺得是似而非,無法確定。不知不覺中90分鐘過去了,隨著一聲“起立,交卷”,相當多的學生只能望卷興嘆“本來題很簡單,就是沒找到,太可惜了”。
2、“答案越多,失分越少”。從某種角度看,開卷試場,就是各種資料的集會場。但真正面對一個個問題,不少學生還是無所適從。于是,學生就急中生智:盡量多寫一點,寫工整一些,其意在博得閱卷老師的高興而多給分;于是,不認真審題,牽強附會、馬馬虎虎地將所有與之相關的內(nèi)容盡量抄下來。事實上,抄得越多,越是抓不住主題,雜亂無章,東拉西扯,漏洞百出,事位功半或適得其反。使本來能得分的也因此一舉而失去了分,還占用了大量時間。
3、改主觀性試題,給分標準由我撐握。前面兩點主要是學生的認識上的誤區(qū),而這一點則是教師認識上的誤區(qū)。開卷試題中的“材料分析題和問答題”,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材觀念,讓考生大膽地發(fā)表個人見解,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考生的思維能力。但是,在閱卷過程中總會出現(xiàn)不少爭議。一種最具代表性的觀點就是,改卷教師認為主觀性試題,給分標準由我撐握,我給多少都是合理的。正如作文的評分,由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一篇作文不同的老師改,給分會有不同,甚至給分很懸殊。
二、走出誤區(qū)的對策
1、教學一線的歷史老師要不斷為自己“充電”。加強自身業(yè)務學習,不斷提高歷史教學水平,使自己的專業(yè)知識不斷得以積累和更新,不斷拓展知識面,要教育、引導學生從書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樹立“源頭活水”的思想意識。同時,要轉變教學觀念,要帶學生走出課本,走進生活。
2、要立足課本,靈活運用基礎知識?;A知識永遠是試題的“本”和“源”,無論考試怎樣改革都不可能脫離教學的基礎內(nèi)容和基本要求。開卷試題突出“題在書外,理在書中”。如:2007年底八年級期末試題材料分析題中的一小題“井岡山、遵義、延安被國務院定為紅色旅游景區(qū)的歷史依據(jù)是什么”。此題就需要學生有豐富的歷史基礎知識并能靈活運用。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要引導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并訓練學生的靈活應用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審題和答題技巧。首先審題是答題的關鍵。平時教學中如何去培養(yǎng)這方面的能力。我想,舉一反三還是奏效的,如:給一個題目,再給三個提示,然后問學生:“題目中的關鍵詞是那些”“這道題目設計到課本上哪些知識”“解答這類題目分幾個層次”。在這樣的引導下,學生會主動思考,積極討論。
4、把現(xiàn)實生活中的時政熱點問題與所學的歷史知識相聯(lián)系,以提高學生的解答實際問題的能力。近年來,中考歷史部分出現(xiàn)了一些較為靈活的題型,如:能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歷史史實,圓明園獸首、青藏鐵路、金融危機等,它們貼近生活,關注日常生活中的社會熱點問題。這就要求學生要關注時事,聯(lián)系所學知識,進行歸納、分析、比較,最后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提高學生分析、解答實際問題的能力。
5、正確評估。在評估過程中要改變過去那種“參考答案是準繩”的陳舊觀念。不能因循守舊,按部就班,對學生的答卷要認真審閱,對答題思維清晰,見解獨特的要適當加分并總結推廣,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能力。同時,給分也要依據(jù)要點,合理分點給分,不能隨意給分,我說了算。這樣才能有助于學生糾正“開卷就是照抄”“抄得越多越好”的錯誤認識。(作者單位:陜西省鎮(zhèn)巴縣教體局教研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赤水河畔,紅軍故事講不停
在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曾經(jīng)寫下“四渡赤水”輝煌篇章的太平古鎮(zhèn),如今已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也是九旬老人車盛寅義務為游客講述紅軍故事的大講臺。[詳細] -
318國道上的美麗鄉(xiāng)村
可愛的曲水縣南木鄉(xiāng)江村,坐落在318國道上,雖然這個地方不大,但是我依舊愛它。[詳細] -
文人與煙的趣事
香煙,一經(jīng)傳入中國,便和文人結下了難解之緣。一手執(zhí)筆,一手夾煙,交互做奮筆疾書和吸煙的沉思狀,這大概是典型的文人姿態(tài)。[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