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瑪加布:見證陳塘發(fā)展
圖為白瑪加布(前排右一)一家全家福。周玉平 張琪 攝
那當村是一個大村。在解放軍進駐陳塘后,建陳塘區(qū),下轄兩個鎮(zhèn)即陳塘鎮(zhèn)和那當鎮(zhèn)。上世紀80年代“撤區(qū)并鄉(xiāng)”后,才有了如今的陳塘鎮(zhèn)和那當村。
白瑪加布的家庭是一個大家庭,祖上曾做過“村巴”家族的族長。雖說是族長,平時和大家一樣得參加勞動,收入也和族內民眾差不多。有一點好處就是時常能去山外與商人交易,交換些新奇的東西。
因為時常能和外界溝通,白瑪加布的見識較之當時一般村民要廣些,而且他做事穩(wěn)重,在當地有著極高的威信。政府工作組的領導相信白瑪加布的能力,就先聘用他當干部,轉為正式后便做了陳塘鎮(zhèn)的鎮(zhèn)長。
白瑪加布當鎮(zhèn)長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配合政府建設水電站,由于交通不便,建水電站所需材料都要從大山外的日屋鎮(zhèn)人背馬馱翻山越嶺才能運進陳塘鎮(zhèn)。在順利的情況下,運輸來回得10天左右,要是遇到天氣不好,山路濕滑,無比危險,稍不注意就會滾落山崖,人物兩毀,只能小心翼翼地挪動。
運輸隊的組織工作是由鎮(zhèn)里協調調配。這工作看似簡單,但并不好做,愿意去的人不多,得動員大家。整個物資的運輸過程白瑪加布參與其中,人也瘦了一大圈。但是白瑪加布從工作中感受到了黨中央的關懷和共產黨員干實事的精神,正是有了這種關懷和不怕苦的實干精神才有了陳塘鎮(zhèn)的今天,千年不變的陳塘鎮(zhèn)才得以舊貌換新顏。
如今,白瑪加布已經退休多年,但鎮(zhèn)里的領導還會時常到家里就一些建設事務和他商量,縣上的領導也經常來看望,這讓他心里十分溫暖。過去夏爾巴人就像被遺忘在這大山溝里,只有共產黨領導的新中國政府無時不刻關懷著小小的夏爾巴族群,是他們帶給了如今夏爾巴人的幸福生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勿忘西藏歷史 看今日西藏巨變
作為原十八軍宣傳部長、八一電影制片廠副廠長夏川之子的蘆繼兵談起西藏百萬農奴大解放可謂感慨萬千,隨即說到了一件令他印象深刻的往事。[詳細] -
沿著六世班禪的足跡 感受大師愛國情懷
在北京西黃寺內有一座“清凈化城塔”,是乾隆皇帝為紀念六世班禪而建。[詳細] -
藏漢雙語的文件從這兒來的
走進區(qū)黨委政府辦公大院,有一座綠白色的小樓安靜地坐落在東南邊上,走進這里,記者才知道平時看到有些藏漢雙語文字表述的文件原來是從這里出來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