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甘南加速草原寺廟等文物“數字化”保護
中新社蘭州10月29日電 (記者 南如卓瑪)記者29日從甘肅甘南州官方獲悉,近年來,該州持續(xù)推進拉卜楞寺、洮州衛(wèi)城、甘加八角城、俄界會議舊址等文保修繕項目,并推動散落在草原寺廟各處的文物和非遺文化數字化,以期實現(xiàn)永久性保存。
其中,藏傳佛教重點寺廟文物數字化項目在“世界藏學府”拉卜楞寺開展試點,目前正在加緊拍攝采集中。據悉,該項目將拍攝制作6萬張高清數字圖片和200分鐘影像資料,預計六個月完成,有望將寺內8萬余部古籍文獻及清代用金汁書寫的貝葉經,用珊瑚、硨磲等六種粉汁書寫的《金剛經》等稀世珍本逐步實現(xiàn)數字化保存。
甘肅省藏文古籍文獻編譯中心自2014年開始整理編譯拉卜楞寺藏文典藏文獻,歷時三年完成2萬多函古籍文獻數字化工程。按照規(guī)劃,該中心將在15年內完成拉卜楞寺典藏文獻的全部數字化,尤其對藏醫(yī)藥學、天文理學、工藝美術、歷史等稀有文獻進行優(yōu)先整理、搶救和保護。
甘南州還對境內藏族村民家里發(fā)現(xiàn)的大量苯教古經文進行數字化,掃描經文、禳災圖符及模板、法器,拍攝儀軌視頻和高清圖片,實現(xiàn)電子化存檔。苯教文化是青藏高原遠古文明“活化石”,囊括藏族社會早期宗教、語言文化、生活風俗的文化體系,對藏傳佛教及藏人社會生活的影響極其深遠。
此外,甘南還同步加速當地非遺數字化保護。目前該州已建立數字化非遺資料庫,收錄了十大類共518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