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wǎng) > 即時新聞 > 民生

        呂梁山菇“出海記”:菇農走向小康路

        楊佩佩 發(fā)布時間:2020-09-10 14:1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wǎng)

          “我們種植的香菇不僅走出了呂梁山,還走出國門,遠銷海外,更是撐起當?shù)孛撠氈赂淮螽a業(yè)?!鄙轿魇瘟菏薪豢诳h雙池鎮(zhèn)棗林村黨支部書記張拉生10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當日,記者跟隨“三晉人大代表采風行”呂梁活動來到交口縣,見到從田間地頭走出來的呂梁市人大代表張拉生。多年來,他帶領當?shù)孛癖娍糠N植香菇走向小康路。

          一年四季,無論何季走進交口縣香菇大棚,都是一派繁忙景象。香菇從成熟到采摘,前后不超過兩小時,若錯過最佳采摘時機,會影響香菇的品相及出售價格,為此菇農們每天早早就來到大棚進行采摘。

          “交口縣氣候溫涼且晝夜溫差大,是中國為數(shù)不多的可以生產夏菇的區(qū)域之一?!睆埨f,基于此,所生產的香菇品種優(yōu)、肉質佳、口感好、營養(yǎng)價值高,產品遠銷俄羅斯、韓國、日本和中國的深圳、福建、上海等海內外市場。

          交口縣地處呂梁山脈中段,是山西省重點扶貧的貧困縣。由于地處偏遠山區(qū),農業(yè)生產基礎薄弱、無主導產業(yè)等讓該縣一度陷入發(fā)展困局。多年來,在不斷探索中,交口縣根據(jù)當?shù)貧夂蛱攸c,重點培育發(fā)展食用菌為扶貧產業(yè)。

          自2008年起,張拉生先后帶領棗林村村民搞設施蔬菜、設施甜瓜,到2014年,村民收入翻番,生活逐漸變好?!盀楸WC作物高質量生產,當時土地種兩年就要停五年進行周期性休養(yǎng)。如此村民收入并不穩(wěn)定,只能尋求轉型?!?/p>

          為此,張拉生親自開車到福建、河南、浙江等地考察學習,看到食用菌種植的美好前景,加之交口縣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ōu)勢,他在全縣率先發(fā)展起食用菌種植。有著多年土地種植經(jīng)驗的他深知技術對農業(yè)產業(yè)的重要性,“種地不選種,到頭一場空。種子是種植的關鍵。”

          為提高食用菌種子的品質,張拉生歷經(jīng)240天111次的失敗,終于研制成功液體菌種,實現(xiàn)規(guī)?;瘧茫钛a山西在香菇液體菌種方面的空白,由此,香菇的產量提高30%,成本降低40%。

          張拉生介紹,以“園區(qū)+公司+合作社+農戶”為模式,在當?shù)赝茝V種植香菇,年產值實現(xiàn)3750余萬元(人民幣,下同),菇農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000元以上,同時,實現(xiàn)對雙池鎮(zhèn)80戶194人貧困戶的產業(yè)扶貧帶動全覆蓋,每年每人保底增收1000元。

          作為交口縣食用菌協(xié)會會長的張拉生,為推廣應用食用菌技術從而幫助更多的貧困戶,他籌建可容納100多人的技術指導電子培訓室,定期聘請專家到本村講學,每周組織民眾開展常規(guī)技術培訓,經(jīng)常往返于縣、鎮(zhèn)、村之間,義務為菇農提供技術、化解難題。

          經(jīng)過多年發(fā)展,交口縣食用菌產業(y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成為帶動該縣農民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yè)。截至目前,該縣食用菌規(guī)模達3200萬棒,年產值3億元,覆蓋7個鄉(xiāng)鎮(zhèn)、60%的行政村,帶動該縣65%的貧困戶實現(xiàn)戶均增收萬元以上。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亚洲制服丝袜av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无码视频在线a,成人片无码中文字幕免费,亚洲无码91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