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wǎng) > 文史

        蘇轍的士人精神和文化品格

        李天保 發(fā)布時間:2018-09-30 15:25:00來源: 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海外版


        蘇轍畫像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xué),為萬世開太平?!边@是宋代士大夫的襟懷,也是他們的器識與宏愿。蘇轍的士人精神和文化品格,正是這種精神世界的真實寫照。

        蘇轍所處的時代,正是士族階層消亡殆盡,庶族階層積極登上歷史舞臺的時期。趙宋王朝的崇文政策,為出身庶族家庭的蘇轍帶來了機遇。其時,朝廷內(nèi)有“三冗”問題,外有西夏、遼的威脅,蘇轍與許多士大夫一樣,心懷強烈的憂患意識和經(jīng)世致用之心,他說:“臣自少讀書,好言治亂”(《自齊州回論時事書》)“其言語文章,雖無以過人,而其所認(rèn)說,乃有矯拂切直之過”(《上曾參政書》),自謂其《歷代論》“皆以古今成敗得失為議論之要”(《歷代論·引》),甚至還對真宗朝宰相王旦的做事行為提出批評:“(王)旦事真宗,言聽諫從,安于勢位,亦不以正自終,與(馮)道何異!”(《龍川別志》)

        蘇轍這些議論,都是他經(jīng)世致用之心的真實流露。蘇轍登上政治舞臺后,積極活躍于北宋中期的政壇,并成為元祐時期著名的政治人物,既不依附司馬光等元老大臣,也不畏洛黨諸人的攻訐,體現(xiàn)了宋代士大夫“以面折廷爭為職”(《朱子語類》)的精神。他在元祐之后,即使不被人主所用,處于貶謫的悲慘境地,也要著一家之言,以求有用于當(dāng)世。他曾說:“士生于世,治氣養(yǎng)心,無惡于身。推是以施之人,不為茍生也;不幸不用,猶當(dāng)以其所知,著之翰墨,使人有聞焉?!保ā稓v代論·引》)就是這種心態(tài)的體現(xiàn)。蘇轍這樣的言行,正是宋代士人積極參與社會現(xiàn)實的真實寫照。

        北宋中期,士大夫注重名節(jié)的道德意識很強烈?!端问贰费裕骸罢?、仁之世,田錫、王禹偁、范仲淹、歐陽修、唐介諸賢,以直言讜論倡于朝,于是中外縉紳知以名節(jié)相高,廉恥相尚,盡去五季之陋矣。”蘇轍在這種道德相尚、名節(jié)相高的士林風(fēng)習(xí)中,注重自身的修養(yǎng)和人格完美。他在貶謫期間,以顏回的境遇激勵自己說:“嗟哉古君子,至此良獨難。口腹不擇味,四體不擇安。遇物一皆可,孰為我憂患……欲忘富貴樂,托物僅自完。無托中自得,嗟哉彼誠賢?!保ā都念}孔氏顏樂亭》)蘇轍在身處逆境之后,體味到了顏子“簞食瓢飲”的精神境界,于是以一種安貧樂道的精神鼓勵自己。

        蘇轍推崇孟子,對其養(yǎng)成的“浩然之氣”進行了自己的解釋,他說:“古之君子,平居以養(yǎng)其心,足乎內(nèi),無待乎外,其中潢漾,與天地相終始。止則物莫之測,行則物莫之御。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憂。行乎夷狄患難而不屈,臨乎死生得失而不懼,蓋亦未有不浩然者也。故曰:‘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乎天地?!保ā秴鞘虾迫惶糜洝罚┰谔K轍看來,作為君子,只有治心養(yǎng)氣,加強自身道德修養(yǎng),養(yǎng)成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才能達(dá)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憂”的思想境界。

        蘇轍還常以“幽蘭”來比喻自己高潔的品質(zhì),如“蘭生幽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穢,更憐細(xì)葉巧凌霜。根便密石秋芳草,叢倚修筠午蔭涼。欲遣蘼蕪共堂下,眼前長見楚辭章?!保ā斗N蘭》)蘭之品質(zhì),超凡脫俗,似美人,猶君子。蘇轍以蘭自喻,說明其發(fā)自內(nèi)心的名節(jié)情懷,是一種個體生命道德價值的安頓,在他尊崇顏回、孟子的言語中,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他的這種道德情懷。

        蘇轍因為有了士人精神、時代精神和個人性格特征的堅強支撐,他的文化品格便有了宋代士人的特質(zhì)類型,即經(jīng)世性、道德性和沉潛性。(作者為西北師范大學(xué)副教授)

        (責(zé)編: 李文治)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

        亚洲制服丝袜av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无码视频在线a,成人片无码中文字幕免费,亚洲无码91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