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鄉(xiāng)村治理現代化的鮮活樣本

        ——記“鄉(xiāng)村振興 那曲奮進”活動(上)

        發(fā)布時間: 2025-02-22 09:31:00 來源: 中國西藏新聞網


        圖為比如縣“鄉(xiāng)村振興 那曲奮進”手工磨糌粑比賽現場。 記者 趙書彬 萬靖 攝

          高原列車穿過通天河,翻越唐古拉,在藏北草原上風馳電掣。桑丹康桑雪山下的古露鎮(zhèn)木托村,男人們調馴馬匹,婦女們編織精美的藝術品,人們正在為新一屆的“鄉(xiāng)村振興 那曲奮進”活動準備著。這一刻,草原上生生不息的美好圖景:奮進的腳步如此有力,振興的故事正在書寫。

          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活動,讓人們如此期待?

          涵蓋文藝文化、語言文字、小手拉大手、生產技能和賽馬競技5大板塊、12大類、29項具體比賽內容。作為那曲人,只要有一顆奮進的心、一雙勤勞的雙手,就能在家門口參加比賽、展現自己。

          3年來,活動舉辦各類比賽6萬多場次,參賽群眾89萬多人次,參與群眾912萬多人次。參賽和參與群眾是常住人口的1.8倍和18倍。從家門口的農田牧場到鄉(xiāng)縣市舞臺,從傳統技藝到現代職業(yè)技能,農牧民群眾紛紛拿出看家本領,遼闊草原成了展示自己的閃耀舞臺。

          表彰先進典型37萬余人次,為獲獎群眾出臺惠民政策82條,累計挖掘技能人才6.4萬人,將優(yōu)秀獲獎作品轉化為特色產業(yè)93個……獎勵更有成色、表彰更有分量、群眾更有奔頭、干部更有干勁,形成千千萬萬勞動人民在各自領域比學趕超、奮勇爭先的良好社會風貌。

          實踐無止境、奮斗不停息。3年來,那曲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以解決“人口、人心、人才”問題為突破口,聚焦群眾所想所需所憂所急,以武裝頭腦、凝聚人心、富裕群眾、夯實基礎為目標,用改革的思維創(chuàng)造性開展“鄉(xiāng)村振興 那曲奮進”活動,通過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引導群眾,推動形成社會治理與群眾增收融合促進、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同頻共振、管“腦子”和管“肚子”齊抓共管、自立自強與團結奮斗相得益彰的新時代那曲基層治理新局面,為推進新時代邊疆民族地區(qū)社會治理和鄉(xiāng)村全面振興做出了那曲探索。

          問題:鄉(xiāng)村振興的時代之問

          那曲,位于西藏自治區(qū)北部,是中國海拔最高、陸地國土面積最大的市。在人們的認識里,那曲氣候條件惡劣、自然環(huán)境嚴酷、經濟社會發(fā)展落后、反分裂斗爭形勢嚴峻、干部群眾生活條件艱辛。用三個字,就是“高、大、苦”。

          但,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通過中央關心、全國支援和各族人民的艱苦奮斗,作為西藏脫貧攻堅三大“主戰(zhàn)場”之一的那曲,勝利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自治區(qū)第十次黨代會以來,以王君正書記為班長的區(qū)黨委,錨定“四件大事”“四個確?!保瑒?chuàng)造性提出并確立了“四個創(chuàng)建”“四個走在前列”的戰(zhàn)略目標,標定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的方向路徑,極大激發(fā)了全區(qū)廣大黨員干部和各族群眾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積極性。

          春風激蕩,潮起揚帆。置于新的歷史方位,眺望前方奮進路,那曲市委以強烈的問題意識、鮮明的問題導向,向自己提出了三問:認清那曲是什么?明確那曲干什么?知道那曲怎么干?

          脫貧攻堅、全面小康歷史任務如期實現后,那曲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現了鄉(xiāng)村振興的良好開局。但那曲市經濟發(fā)展任務依然艱巨,特別是鄉(xiāng)村振興面臨的困難和挑戰(zhàn)仍然很多,維護社會穩(wěn)定、強化社會治理的任務艱巨性沒有改變,鄉(xiāng)村產業(yè)依賴幫扶的局面沒有根本性改變,農牧民持續(xù)增收的壓力不斷增大,全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xiāng)村全面振興任重道遠。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和呼喚。面對全面小康實現后鄉(xiāng)村治理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zhàn),那曲——是沉浸在海拔最高、面積最大、條件最苦的沾沾自喜或自怨自艾里,還是砥礪奮進、苦干實干,高就高出責任、大就大出貢獻、苦就苦出尊嚴?

          是習慣于“工作倒數是常態(tài),躺著也是作貢獻”的慣性思維,還是改進作風、狠抓落實,用實際行動奮斗出成果、拼搏出榮譽?

          是深陷在“故步自封,亦步亦趨”的路徑依賴里,還是腳踏實地又仰望星空,主動融入全黨全國和全區(qū)工作大局全局,化被動忍耐為主動創(chuàng)造,從艱苦躺平到勇毅前行?

          答案顯而易見:干字當頭。勇于面對鄉(xiāng)村振興的時代之問,需要以更大的勇氣、更強的擔當、更實的舉措來解答。

          解題:文明實踐的路徑指引

          走進申扎縣買巴鄉(xiāng)東熱村,一條條道路寬闊整潔、一個個牧家小院干凈敞亮。村民扎西央措是干家務、做農活的一把好手,把家里收拾得干凈利落,尤其是她做的奶制品,親鄰吃了,都贊不絕口。

          但在以前,有門好手藝也不出門。像扎西央措這樣,村子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生產生活不斷改善,但空有才藝卻無法充分發(fā)揮,“鄉(xiāng)土人才”窩在鄉(xiāng)土里的現象很常見。

          人們愈來愈認識到:邊疆民族地區(qū)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yè)結構等仍存在明顯短板,但是制約發(fā)展效益的因素更多凸顯在“人”和組織層面,日益面臨更高水平上的創(chuàng)新驅動和人才智力短缺的挑戰(zhàn)。

          對此,那曲的干部有著深刻的體會——

          “在過去長期的牧業(yè)生產中,我們或多或少、或輕或重,存在重物輕人的現象”;

          “發(fā)展鄉(xiāng)村振興事業(yè),普遍感到困難重重,特別是人才培養(yǎng)問題,更是比較頭疼的議題”;

          “干部和群眾等靠要的思想還比較嚴重,躺著等‘輸血’,經濟發(fā)展過于依靠政府投資,內生動力匱乏”;

          “農村黨員隊伍老化、基層黨組織弱化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嚴重影響了鄉(xiāng)村高質量發(fā)展”;

          ……

          基層工作千頭萬緒、紛繁復雜。查找問題的根源,最后都落在了“人口、人心、人才”問題上。鄉(xiāng)村振興,關鍵在人。解決好如何提升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的突出問題、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深層次問題、組織動員群眾的現實問題,關鍵是做好人口素質提升、人心凝聚、人才培養(yǎng)工作,重點在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一起抓。

          多想一想我們的工作為了什么,工作方向愈加堅定;多謀一謀我們該干什么,工作思路愈加清晰;多問一問我們怎么干?工作方法愈加明朗。

          與其他地區(qū)相比,那曲地廣人稀、群眾居住分散,組織、宣傳、動員、服務、教育、引導群眾工作難度大;處在反分裂斗爭的最前沿,意識形態(tài)斗爭嚴峻,凝聚人心、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任務艱巨繁重;群眾普遍文化水平低、生產方式單一、生活條件艱苦,基層治理工作廣度和深度還不夠。這決定了那曲不能簡單照搬其他地區(qū)創(chuàng)新鄉(xiāng)村全面振興推進機制、激發(fā)農牧民參與內生動力的經驗模式,必須因地制宜探索新路徑、新方法、新機制。

          為了打通群眾工作的這“最后一公里”,各級干部也在摸索著破解之道。有干部感慨:盡管我們在力所能及地帶領群眾、宣傳教育群眾,可往往出現“過耳”卻難以“入心”,出現干部著急、群眾冷淡的尷尬局面。這主要是我們沒有搭準群眾的脈,辦法不多。

          山高自有可行路,辦法總比困難多。從2022年開始,那曲市將充分發(fā)揮黨領導人民的政治優(yōu)勢和尊重發(fā)揮群眾在鄉(xiāng)村振興中的主體作用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并開展“鄉(xiāng)村振興 那曲奮進”活動,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載體,以群眾喜聞樂見的競賽性活動為切入點,構建文明實踐參與鄉(xiāng)村治理的新模式,找出了一條全面建設西藏最高海拔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fā)展示范市的重要路徑。

          破題:群眾路線的深入貫穿

          “做酸奶也能比賽?那我能參加嗎?”在“鄉(xiāng)村振興 那曲奮進”活動伊始,買巴鄉(xiāng)東熱村的扎西央措對參加比賽有些觀望,并沒有多大把握。

          “這個活動就是專門為咱們老百姓辦的,只要有興趣、有能力,都可以參加?!甭犃肃l(xiāng)村干部的宣傳介紹,扎西央措心中的猶豫立馬打消了。比賽當天,扎西央措展現了精湛的技藝和深厚的功底,從原料的選擇到產品的制作,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做得細致入微,很快脫穎而出,最后走上了市級決賽舞臺。扎西央措高興地說:“在黨和政府的好政策下,我們普通老百姓也能登上大舞臺了?!?/p>

          2022年3月的那曲,還是一片嚴寒。覆蓋所有鄉(xiāng)村的群眾性競賽活動第一次在羌塘大地如火如荼地鋪展開來。

          磨糌粑、打酥油茶、炒菜做飯、縫制衣服、修摩托車、砌墻、整理房間、開挖掘機、汽車修理、演講宣講、寫字畫畫、唱歌跳舞、手機攝影……最接地氣、最受群眾喜愛的比賽項目,讓每一位群眾都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項目,滿足了不同群體的興趣和需求,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與冰天雪地形成鮮明對比;

          不分年齡、不分性別、不分身份,城鎮(zhèn)居民、農牧民群眾、僧尼、學生和民營企業(yè)職工,或團體或個人,都能在家門口參加比賽、展現自己,做到全區(qū)域基層各群體全覆蓋、全動員、全參與;

          村居組織轄區(qū)內群眾進行比賽,按開展項目分別取前3名進行表彰并推薦至鄉(xiāng)鎮(zhèn);鄉(xiāng)鎮(zhèn)按開展項目取前3名進行表彰并推薦至縣,由此一直推薦至市級,最后按不同項目分別取前3名,由市委、市政府進行隆重表彰。村、鄉(xiāng)、縣、市四級,層層開展比賽,萬人同臺競技,一級級脫穎而出,最后站上那曲市的最高賽臺,為自己、為家鄉(xiāng)贏得尊嚴和榮譽;

          落實優(yōu)先優(yōu)待優(yōu)惠政策,對獲獎者及其家屬,從就業(yè)、醫(yī)療、養(yǎng)老等方面給予相應照顧,獲獎證書成為“特別榮譽證”,同時,把獲獎群眾的示范引領作用發(fā)揮好,聘為各種輔導員、手工藝人、非遺傳承人、政策宣講員……大張旗鼓表彰先進,立碑造冊、廣泛宣傳,營造人人學先進、作表率、爭光榮、講奉獻的良好社會風氣。

          內容上貼近群眾、做法上順應群眾、成果上為了群眾,活動一經開展,就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果:群眾組織起來了、思想凝聚起來了、才能挖掘出來了、干部行動起來了,那曲一盤棋被奮進活動搞活了。

          那曲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奮進辦副主任袁致新說:“我們驚喜地發(fā)現,一個奮進活動,不僅解決了黨的群眾工作何處干、怎么干的問題,更創(chuàng)造性地為弘揚主旋律、團結群眾、激發(fā)動力、筑牢長治久安的思想根基等一系列問題找到了著力點和突破口,之前不知如何解決好提升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的突出問題、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深層次問題、組織動員群眾的現實問題,一下子迎刃而解。”

          答題:強基固本的深化拓展

          “黨和政府為我們群眾搭起比拼‘大舞臺’,全過程讓我們群眾登臺當主角,大家都深深感到被重視、被尊重、被認同。我們村有從拉薩驅車數百公里返回村參賽的,還有錯過參賽的前來詢問下次報名時間的,村民踴躍響應號召,積極主動參與?!鄙釁^(qū)香茂鄉(xiāng)康托村村委會副主任洛桑巴丹說。

          “出家不忘愛國、修行不忘濟世。活動與‘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教育結合在一起,我們主動參與,發(fā)揮帶頭作用,爭做先進僧尼,這種行為示范作用,比成績帶來的影響更大?!卑捕嗫h乃木寺僧人多吉旺扎說。

          “鄉(xiāng)村振興 那曲奮進”活動順利地鋪展開來,那曲的農牧民群眾、僧尼和干部,都覺得這種活動形式耳目一新,連連稱贊。

          然而,那曲市委時刻保持清醒,對活動的目標有著更加深入的思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那曲,需要“趕考”“補考”一起考、“舊債”“新賬”一起還、“治標”“治本”一起抓,強基礎、固根本,將群眾工作做深做細做實,讓基層黨組織成為群眾心中的“主心骨”,努力實現“人口、人心、人才”工作取得新突破,為建設西藏最高海拔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fā)展示范市奠定堅實的組織基礎和群眾基礎。

          為了進一步提升干部群眾對開展活動的理論清醒和行動自覺,那曲市秉承既有的工作法,又向自己提出了三問、開展大討論:奮進活動是什么?為什么開展奮進活動?怎么辦好奮進活動?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推動工作。

          這次大討論從思想深處解決認知問題,加快了突破思維定勢、擺脫路徑依賴、走出既定格局,推動干部群眾用創(chuàng)新舉措解決實踐問題。

          ——聚焦群眾所思所想所盼,用群眾最喜歡、最直接的方式,把群眾組織起來,充分調動群眾以自身技藝和熱情,共建美好家園、共創(chuàng)美好生活。為此,各縣區(qū)特色內容不斷進行調整和豐富,賽馬文化等更多群眾喜聞樂見的項目融入奮進活動。

          ——聚焦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挖掘各類優(yōu)秀傳統技藝,加強教育引導、技能培訓、成果轉化,讓群眾通過自己的雙手和聰明才智在辛勤勞動中獲得榮譽和收入。為此,挖掘出特色文化資源465項,舉辦奮進活動展示展銷會近800場次。

          ——聚焦激發(fā)群眾內生動力,引導群眾樹牢“三個意識”,有效將活動中形成的諸多共識融入鄉(xiāng)規(guī)民約、村規(guī)民約、寺規(guī)僧約中,教育群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盡責任、作貢獻。為此,以奮進活動為平臺,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2000余次,修訂完善鄉(xiāng)規(guī)民約、村規(guī)民約、寺規(guī)僧約1865條。

          ——聚焦建強基層黨組織,通過各級基層黨組織及寺管會帶頭示范、積極參與,干部與群眾一起想、一起議、一起干、一起樂,讓廣大黨員干部與群眾同甘共苦、血脈相連,進一步夯實基層黨建基礎、筑牢堅強戰(zhàn)斗堡壘,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組織力、號召力。為此,創(chuàng)造性組建“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增收致富”奮進隊1300多支,以一批批優(yōu)秀奮進隊員,帶動全市農牧民積極主動轉變觀念、參與治理、提高技能、增收致富,為基層治理、鄉(xiāng)村振興注入新鮮血液。

          “鄉(xiāng)村振興 那曲奮進”活動,以比賽交流為表現形式,將宣傳宣講、技能培訓、文化挖掘、成果轉化、組織建設、村規(guī)民約等有效聚合,發(fā)揮“倍乘效應”,凝聚成發(fā)展和治理的強大合力。

          摸著石頭過河、創(chuàng)新基層工作方式,這項以人民為中心的廣泛性群眾性活動,已經成為藏北草原的強基固本之舉、惠民利民之策,并入選全國文化科技衛(wèi)生“三下鄉(xiāng)”活動示范項目、中央宣傳部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典型案例和《全國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案例》。

          桑丹康桑雪山下的木托村,村婦聯主席措吉卓嘎將一根根絲線編成一幅幅精美的藝術品。在“鄉(xiāng)村振興 那曲奮進”活動中,她連續(xù)獲得了村級、鎮(zhèn)級、區(qū)級以及那曲市級的手工編織技能比賽的冠軍。如今,她正帶領鄉(xiāng)村一群“巧手織女”,用“指尖”編織著幸福生活。

        (責編: 陳濛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
        亚洲制服丝袜av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无码视频在线a,成人片无码中文字幕免费,亚洲无码91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