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丨短短幾十年 跨越上千年——影像記錄西藏70年巨變
拼版照片:上圖是20世紀50年代拍攝的拉薩市景象(新華社發(fā) 藍志貴攝);下圖是2021年8月13日拍攝的拉薩市新貌(接片,新華社記者孫瑞博攝)。
70年前,西藏和平解放。西藏人民永遠擺脫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和羈絆,與全國各族人民一道在祖國大家庭里走上了團結、進步、發(fā)展的光明大道。
70年在歷史長河中猶如白駒過隙,中國共產(chǎn)黨團結帶領西藏各族人民創(chuàng)造了彪炳千秋、利澤萬代、亙古未有的歷史功績。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西藏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落后走向進步、從貧窮走向富裕、從專制走向民主、從封閉走向開放,西藏社會的面貌日新月異,西藏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
讓我們通過一組對比影像,回看70年間西藏走過的不平凡之路,感受和平解放以來西藏各項事業(yè)取得的全方位進步、歷史性成就。
拼版照片:上圖是20世紀60年代拍攝的拉薩市西郊景象(新華社發(fā) 藍志貴攝);下圖是2021年8月9日拍攝的拉薩市西郊新貌(新華社記者普布扎西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上圖是20世紀50年代的拉薩大橋(新華社記者王純德攝);下圖是2021年8月9日拍攝的拉薩大橋新貌(新華社記者孫非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上圖是20世紀50年代的拉薩市八廓街(新華社記者王純德攝);下圖是2021年8月13日拍攝的拉薩市八廓街(新華社記者覺果攝)。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上圖是20世紀50年代,汽車通過市郊公路開往布達拉宮方向(新華社記者任用昭攝);下圖是2021年8月9日,車輛穿行在通往布達拉宮的大路上(新華社記者張汝鋒攝)。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上圖是20世紀80年代的拉薩市沖賽康市場(新華社發(fā) 西藏日報供圖);下圖是2021年8月9日拍攝的拉薩市沖賽康市場新貌(新華社記者晉美多吉攝)。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左圖是20世紀60年代的昌都市區(qū)一角(新華社記者任用昭攝);右圖是2021年3月25日拍攝的昌都市卡若區(qū)(新華社記者孫非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上圖是20世紀70年代的阿里獅泉河風貌(新華社記者徐邦攝);下圖是2021年5月21日拍攝的阿里獅泉河鎮(zhèn)新貌(新華社記者孫瑞博攝,無人機全景照片)。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上圖是20世紀70年代的西藏山南地區(qū)澤當鎮(zhèn)景象(新華社記者顧綬康攝);下圖是2020年11月26日拍攝的山南澤當鎮(zhèn)風貌(新華社發(fā) 次仁龍布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上圖是20世紀50年代,前往拉薩市人民醫(yī)院看病的藏族群眾在護士陪同下到醫(yī)療室去就診(新華社記者任用昭攝);下圖是2021年4月19日,拉薩市人民醫(yī)院骨科醫(yī)生通過5G通信技術,在北京積水潭醫(yī)院專家遠程指導下使用骨科機器人開展手術(新華社記者孫瑞博攝)。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上圖是20世紀80年代,日喀則幼兒園的孩子們在玩動物圓盤轉(zhuǎn)椅(新華社記者程曦攝);下圖是2021年8月9日拍攝的拉薩市象雄美朵游樂園(新華社記者張汝鋒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左圖是1994年,腰掛BP機、手持“大哥大”的藏族女商人拉珍和四川的客戶洽談生意(新華社記者土登攝);右圖是2021年6月25日,乘客與西藏首條電氣化鐵路拉林鐵路上的復興號列車自拍合影(新華社記者晉美多吉攝)。新華社發(f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新華全媒+丨悠悠西藏古商道里的民族團結記憶
在西藏昌都市洛隆縣碩督村,村廣場上的兩棵“團結樹”,緊緊相依,枝繁葉茂。一棵柳樹、一棵楊樹,相傳這兩棵樹是由一對漢藏夫妻所種。[詳細] -
新華全媒+丨既“高”又“快”:拉林鐵路建成記
10時30分,高原“綠巨人”復興號動車組緩緩駛出,奔向435公里外的“雪域江南”林芝。這標志著復興號列車實現(xiàn)31個省區(qū)市全覆蓋。[詳細] -
新華全媒+丨高原人民唱支山歌給黨聽
這里叫山南,位于西藏自治區(qū)南部,湛藍的天空,潔白的云朵,牛羊成群奔跑在草原上,雅魯藏布江緩緩流淌靜靜傾聽時光婉轉(zhuǎn)看歲月倒映在光影深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