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新聞 > 涉藏動態(tài)

        地震后 他們?yōu)樯襟w“探傷”

        作者:文露敏 發(fā)布時間:2022-09-28 15:31:00來源: 四川日報

          9月16日,四川省地質工程勘察院集團有限公司石棉縣地災排查技術總指揮王向東早上8點就從駐地出發(fā),深一腳淺一腳地朝滑坡點上方爬去。

          9月5日,四川瀘定發(fā)生6.8級地震,地震災區(qū)震后次生地質災害風險陡增。王向東馬上要進行詳查的石棉縣新民鄉(xiāng)馬場村村委會后山滑坡,便是一處新增地災隱患點。

          地震后,地災排查人員如何“探傷”?又能為“療傷”提供哪些幫助?

          層層排查 摸清“傷”在何處

          “地震發(fā)生后,在災區(qū)降雨前完成首輪地災排查,摸清在冊、已銷號、新增地災隱患點等基本情況,對保證搶險救災以及受威脅群眾的安全至關重要,必須加快腳步。”自然資源廳地質災害防治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四川省冶勘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地質環(huán)境所所長牛丙超一行人負責海螺溝景區(qū)區(qū)域,是地震的震中所在。“如果說應急排查是快速地掌握面上的情況,接下來,則要詳細調查重點區(qū)域的地質災害特征。”牛丙超介紹。

          9月8日,地震災區(qū)正式轉入地質災害詳查及重點排查階段。9月16日,王向東已在震區(qū)待了11天,隨身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記錄了快30個重點災害體裂縫的發(fā)育方向、寬度、素描圖等?!斑@個滑坡欠穩(wěn)定,余震疊加降雨,再次垮塌風險極高?!蓖跸驏|綜合評估,得出初步結論。

          借力技術 加快“傷痕”修復

          9月8日,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發(fā)布了地震應急調查解譯成果和數據平臺,完成了瀘定縣得妥鎮(zhèn)灣東村、磨西鎮(zhèn)等地震后崩塌滑坡遙感解譯。同時,依托成都山地所山地科學數據中心,建立地震專題數據平臺,及時分享收集整理的數據和成果。

          9月11日18點,省地質調查研究院所屬測繪院接到為甘孜州自然資源部門提供海螺溝片區(qū)震前無人機航攝影像與高精度實景三維模型的任務。技術人員立即完成數據的整理并出發(fā),在深夜11點抵達甘孜,移交數據。

          “實景三維模型能夠為救援人員呈現(xiàn)真實直觀的受災情況以及災前災后信息對比變化?!笔〉刭|調查研究院所屬測繪院遙感科技中心主任肖坤洪介紹。

          據了解,截至9月23日,地震受災的3市(州)12縣(市)第二輪地質災害隱患詳查已經完成,共排查復核地質災害隱患點4580處,其中,在冊隱患點2886處,已銷號隱患點1008處,新增隱患點686處,治理工程600處。自然資源廳正加快進行《“9·5”瀘定6.8級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地質災害防治專項實施方案(草案)》編制工作,指導受災地區(qū)抓緊開展排危除險、監(jiān)測預警、避險演練等。

        (責編:于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亚洲制服丝袜av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无码视频在线a,成人片无码中文字幕免费,亚洲无码91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