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wǎng) > 新聞 > 涉藏動態(tài)

        《文學的故鄉(xiāng)》紀錄片開播 聽阿來講述對故鄉(xiāng)最深沉的愛

        肖姍姍 發(fā)布時間:2020-07-22 16:01:00來源: 四川日報


        作家阿來

          今(20)日20:00,《文學的故鄉(xiāng)》紀錄片將正式亮相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本片歷時兩年,由紀錄片導演張同道執(zhí)導,深度聚焦中國當代文壇具有代表性的六位作家,賈平凹、阿來、遲子建、畢飛宇、劉震云、莫言,從他們的故鄉(xiāng)出發(fā),探尋文學發(fā)生的起點,抵達精神世界的原鄉(xiāng)。

          其中,阿來篇是導演張同道心中的一道光——不僅在于,深入阿壩州拍攝每天都在追逐光與景,更在于,阿來篇中所有場景都回到了真正的文學現(xiàn)場?!拔覀冋驹谒竽ズ优?,談他的詩集《梭磨河》;我們進入原始森林,去感受他的《空山》;我們踏上草原,去吟誦《三十周歲時漫游若爾蓋大草原》;我們回到卓克基土司官寨,去觸摸《塵埃落定》……”張同道感嘆,阿來篇貢獻了紀錄片中最美的風景,而阿來在鏡頭前的真情流露,詮釋了對故鄉(xiāng)最深沉的愛。

          讓文學回到現(xiàn)場

          2016年,籌拍《文學的故鄉(xiāng)》時,在中國文壇那么多作家里,張同道確定了六位,“都是我個人喜歡的作家?!边@位北師大的文學博士,至今都因為自己沒有成為作家而耿耿于懷,他稱自己是“文學的逃兵”,卻幾十年如一日地保持著文學閱讀,“這種閱讀,讓我在心中保留了一塊屬于自己的精神花園?!倍恚悄且黄钭匀?、充滿生機的風景。

          “《塵埃落定》剛剛出來,我就讀了。語言純凈,有韻味,像詩歌一樣。關(guān)于土司,他寫了那么多新鮮的、有趣的、深入人性的故事,非常觸動我!”張同道坦言,那時起,他就記住了阿來這個人。

          “我曾說阿來是‘自然之子’,他身上有一股原始而野性的力量,正如他喜歡的詩人惠特曼一樣。”在張同道眼中,阿來是天地間一旅人,“他用腳去丈量、去閱讀,草原、山川、河流……我們幾乎所有的訪談都在現(xiàn)場進行。”讓文學回到現(xiàn)場,于是就有了在阿來篇的開頭,可以看到恢弘壯闊的草原大場景,在地平線騰起第一道金光之時,阿來用他低沉的嗓音念出了詩歌《三十周歲時漫游若爾蓋大草原》,背景里有豐盛的風聲、清脆的鳥鳴、空山的回音?!拔ㄓ羞@樣,才能體現(xiàn)出屬于阿來的文學故鄉(xiāng)——他筆下的力量、野性、清新、詩意,都來自于這片土地!”

          讓三道光慰藉心靈

          阿來篇,張同道拍了三次,時光流轉(zhuǎn)過夏、秋、冬。

          其中張同道特別提到了三道光。

          第一道,是來自大藏寺的日出。2016年10月,張同道和他的團隊去馬爾康捕捉秋景。為捕捉那道光,他們凌晨四點就出發(fā),10秒鐘鏡頭,他們花了5個小時!

          第二道,是阿來的淚光。

          2017年春節(jié),阿來與張同道回到了他在馬爾康的舊居。“見到阿來的那一刻,可能是很久沒有見到兒子,他的母親竟哭了?!憋埡螅患胰碎_始唱歌跳舞,當又唱又跳的阿來穿過載歌載舞的人群,靜靜地回到母親身邊,張同道用鏡頭抓拍下阿來與母親執(zhí)手相望,熱淚盈眶。

          之后,張同道和阿來到了卓克基土司官寨,在那個被《塵埃落定》蒙上神秘色彩的地方,張同道用蒙太奇式的手法,用一道光,穿越了阿來文學世界里的前世今生?!叭绾伪憩F(xiàn)一個作家的藝術(shù)想象?”張同道打破紀錄片的常規(guī)方式,拍出幻想里的場景:在土司官寨,阿來好像看到了土司,“阿來上樓時,我選了特別漂亮的一束光,金黃金黃的,阿來穿過去,好像進入一個時空隧道,阿來看到土司,土司看到阿來。那個樓梯,既是官寨的樓梯,也是時間的樓梯。通過這個樓梯,可以回到那個時代?!睆埻勒f,“文學紀錄片,僅僅紀實是不夠的,還得有想象力?!?/p>

          讓鏡頭致敬攀登者

          2017年夏天,張同道和阿來從成都出發(fā),這是紀錄片最后一次拍攝,阿來建議去了四姑娘山?!按诵校屛殷@喜地發(fā)現(xiàn)一個我從未認識的阿來?!睆埻勒f,“他對植物的博學超乎我的想象,杜鵑花有一百多種,他都能一一道來?!奔o錄片中,有大量阿來拍攝植物的鏡頭,他跪下去、他趴在草叢、他仰面躺下,只為記錄一朵花開的姿態(tài)。

          關(guān)于自然,關(guān)于生命,關(guān)于故鄉(xiāng),最深入的探討,在此展開。

          “我們一起爬巴朗山,阿來體力了得,一路直上4400米?!睆埻酪恍校谶@里感受了晴雨交替,冬夏轉(zhuǎn)瞬。走到寸草不生,走到全是石頭,“生命在這里走到盡頭,我們的話題卻在這里開始?!弊谝粋€大石頭上,背后就是四姑娘山的幺妹峰,阿來吐露心聲:“你問我此行有沒有目的,我之前說沒有,其實,是有的?!卑碚f,他正在創(chuàng)作一部關(guān)于植物獵人的小說,他必須沉浸于這種持續(xù)的行進和攀登中。張同道感嘆,在那個時刻,他對作家的理解更深了,紀錄片中也因此有了一個更升華的主題:攀登。“爬山,既是阿來此次的行程,也是他文學創(chuàng)作歷程的象征。”

          對話

          導演張同道:讓每個人都找到文學的故鄉(xiāng)

          記者:請簡單介紹一下這部紀錄片。

          張同道:《文學的故鄉(xiāng)》,7月20日至26日,每晚8點,在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播出。

          記者:為什么會想到從“故鄉(xiāng)”這個角度,來探討文學?

          張同道:我想,每一個作家的出現(xiàn),都不是偶然的,都是他的故鄉(xiāng)那片土地選中了這么一個人。當他的文學出現(xiàn)時,既是他個人的生命體現(xiàn),也是一種命運的安排,更是他背后的文化積淀的結(jié)果。比如當阿來出現(xiàn)時,他背后的山川河流、土司傳奇還有那么多嘉絨藏族的文化精神,就都出現(xiàn)了。

          記者:每一集都直接以作家命名,是出于什么考慮?

          張同道:最初,我也考慮過其他名字。比如阿來篇,叫《自然之子》;莫言篇,叫《大地之子》。但要給六個作家都取個準確的名字,我發(fā)現(xiàn)很容易重復,那不如就化繁為簡,返璞歸真。就像整部片子,都沒有解說詞一樣,都是這些作家用自己帶著地域色彩的語言去自述,如換任何人來解說,都是蒼白的。

          記者:你希望觀眾能從這部紀錄片中獲得什么?

          張同道:我想,多數(shù)人心里都有一個文學夢,不見得都要當作家,而是有一個自己的精神花園?!段膶W的故鄉(xiāng)》,首先是作家的故鄉(xiāng),其次,是我的文學的故鄉(xiāng)。最重要的是,觀眾看了之后,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文學的故鄉(xiāng),精神的故鄉(xiāng),美學的故鄉(xiāng)。

        (責編: 于超)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ān)法律責任。

        亚洲制服丝袜av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无码视频在线a,成人片无码中文字幕免费,亚洲无码91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