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訊 楊永磊是青海油田格爾木煉油廠的一名焊工。這個焊工可有諸多頭銜,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青海省優(yōu)秀專家、中國石油集團公司技能專家、青海省勞模職工工作室領銜人……2018年12月,楊永磊還獲得了“青海高原工匠”這一殊榮,這都是他工作27年來,無悔奉獻、腳踏實地干出來的。
圖為楊永磊介紹自己的發(fā)明 攝影:李元梅
格爾木煉油廠有這樣一個殊榮——青藏高原的能源供給站。作為國內目前唯一的高原煉油廠,其發(fā)展離不開像楊永磊這樣的高原“工匠”們的堅守和點滴付出。
2012年青海油田公司成立了“楊永磊職工技術創(chuàng)新工作室”, 7年來,工作室共研究課題100余項,35項(包括8項發(fā)明型專利)獲得國家證書,介質泄漏緊急控制技術、管道耐磨器、鉻鉬鋼管板修復工藝等11項都投入應用,獲得經濟效益約90萬元以上;29篇技術論文來源于生產又應用到生產,并發(fā)表于國家期刊;提出60項合理化建議;廠處級及以上獲獎項目24項。
截至今年,楊永磊職工技術創(chuàng)新工作室項目投用獲得經濟效益在1100萬元以上,且消除了安全隱患,多次避免裝置的非計劃停工。工作室還面向社會編寫了《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創(chuàng)建與運作范例》一書,由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同時被配送到了國家職工書屋。
近日,記者走進楊永磊技術創(chuàng)新工作室,近距離觀摩了這位“青海高原工匠”源于生產又應用到生產中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中國西藏網 記者/李元梅)
圖為楊永磊改進設計的紫銅與不銹鋼新型焊接工藝,該工藝采用了氬電聯(lián)焊或焊條電弧焊,對紫銅與不銹鋼異種接頭進行焊接 攝影:李元梅
圖為楊永磊設計的充電式等離子、氧-乙炔兩用切割機,介于手動割槍和仿形切割機之間,功率小,割槍可以更換,可切割多種材質的金屬工件 攝影:李元梅
圖為楊永磊設計的雙頭氧-乙炔割槍,解決了普通割槍切割圓形、環(huán)形工件速度慢、質量差、效率低、焊工勞動強度大的問題 攝影:李元梅
圖為楊永磊設計的管線耐磨器,直徑大,且設有分流錐、耐磨層,解決了粉劑介質管線反復磨穿的問題 攝影:李元梅
圖為楊永磊設計的氬氣隨機凈化器,使用時安裝在焊槍與減壓器之間,氬氣通過將水分及雜質吸附,從而提高氬氣純度,保證焊接質量 攝影:李元梅
圖為楊永磊設計的帶壓法蘭焊接工藝,用于控制異型法蘭的帶壓漏點 攝影:李元梅
圖為楊永磊設計的管道裂紋帶壓處理工藝,利用焊接應力將裂紋逐漸收嚴,增加加強板,防止裂紋的蔓延,省時省力省費用,且安全可靠 攝影:李元梅
圖為楊永磊設計的20g管道修復工藝,采用挖補修復的方法,簡單實用,與直接補焊裂紋相比,抗裂性強,使用壽命更接近原有管道 攝影:李元梅
圖為楊永磊設計的管道內熔渣挖取工具(圖上部三個)、焊縫外觀檢查工具(圖下部兩個),前者能以鏟、掃、粘或吸的方式將管道內熔渣清理干凈,后者以燈照亮焊縫倒映于鏡面,便于觀察刁鉆位置焊縫的實際情況 攝影:李元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