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國際深一度:操縱手段危害多國,美國才是真正的貿易補貼“大戶”

        發(fā)布時間: 2024-09-30 21:10: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美國國會近來通過一系列涉華貿易法案,攻擊中國“大量補貼”“傾銷過剩產品”等。但只要稍稍了解美國的產業(yè)補貼政策,就會發(fā)現,美國才是名副其實的“補貼大王”。

          事實擺明,近年來,美國的許多補貼政策不但沒有提振該國的制造業(yè),其在貿易領域的“冷戰(zhàn)思維”干預了市場資源配置,破壞了國際貿易秩序。

          操縱三大手段

          誰是產業(yè)補貼的“大戶”?

          美國與貿易補貼的關系,甚至早在18世紀就開始了。美國第一任財長亞歷山大·漢密爾頓于1791年向國會提交的《制造業(yè)報告》,通過加征高關稅等政策工具,保護和促進美國北方新興制造業(yè)發(fā)展。

          經過200年的發(fā)展,近些年美國的產業(yè)補貼政策“已臻化境”,使用起來可謂得心應手。

          美國政府的主要補貼類型有三大類:直接大額支付、撥款、稅收優(yōu)惠。

          2018年9月,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fā)表的《關于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與中方立場》白皮書中指出,2000-2015年間,美國聯邦政府至少向企業(yè)補貼了680億美元。

          這是直接的補貼。

          美國政府還會操縱許多間接補貼手段,比如美國聯邦政府每年有2000億美元的采購經費,這筆錢采購的商品,至少有50%的零部件必須是美國本土生產。

          僅在2022年8月,拜登政府就接連出臺《芯片和科學法案》《通脹削減法案》,補貼數千億美元給美國電動汽車、芯片、清潔能源行業(yè),帶有強烈的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色彩。

          2022年8月9日,拜登簽署《芯片和科學法案》,通過撥款390億美元為半導體企業(yè)提供補貼。另外,還對半導體及相關設備的制造費用提供25%的投資稅額抵免。

          僅一個星期后,美國政府簽署《通脹削減法案》,其中包括將提供高達3690億美元補貼,以支持電動汽車、關鍵礦物、清潔能源及發(fā)電設施的生產和投資,其中多達9項稅收優(yōu)惠是以在美國本土或北美地區(qū)生產和銷售作為前提條件。

          賊喊捉賊

          多國深受其害

          不僅在于對付中國,還有不少國家受到美國保護主義的政策威脅,其中不少都是美國的盟友。

          據美國智庫辛里奇基金會報告顯示,韓國和日本都認識到,美國的補貼對其國內產業(yè)構成威脅,紛紛出臺補貼政策加以應對。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對《通脹削減法案》的回應是,呼吁建立歐盟主權基金,以直接抵消美國補貼政策的影響。

          即使是與美國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且?guī)缀醪恍枰Wo制造業(yè)的澳大利亞,也頒布了一項150億澳元的補貼計劃,旨在支持電池和關鍵礦物加工等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領域。

          可見,美國的產業(yè)補貼政策對國際經濟貿易有嚴重影響,不論盟友與否,都深受其害。

          但這樣一個“補貼大王”,居然成日在國際舞臺上叫囂,攻擊中國的產業(yè)補貼政策。拜登與美國財長耶倫、貿易代表戴琪就經常聲稱,“中國企業(yè)通過政府補貼不當獲利”。

          這種賊喊捉賊的說法,完全沒有依據。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分析,中國的制造業(yè)貿易順差并未集中在任何特定產業(yè),對順差產生影響的主要行業(yè)所占比例一直保持相當穩(wěn)定。實行補貼后,中國補貼產品的出口比非補貼產品的出口僅高1%,這表明補貼政策對中國總體貿易的影響有限。

          損人不利己

          美國“制造業(yè)回流”難償所愿

          美國這種大手筆的補貼政策,目的不單在于為本國企業(yè)提供不當競爭優(yōu)勢,還想吸引外資來美國投資,促進所謂“制造業(yè)回流”。

          但在補貼政策實行之后,在美國投資的外資不但沒有增加,反而還減少了。

          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的數據,2023年,外國公司在美國投資了1488億美元。這比2022年下降了28%,比2021年下降了59%。

          在補貼政策推行初期,美國制造業(yè)支出的確經歷了快速上升。數據顯示,2023年美國工廠建設支出翻了一番,相關就業(yè)崗位創(chuàng)出2008年末以來的歷史新高。但到了2024年,美國制造業(yè)投資增速明顯放緩。

          咨詢公司科爾尼共調查追蹤了114個大型項目,參與制造業(yè)回流的相關公司表示,美國市場狀況惡化、需求放緩,以及選舉年政策不確定性導致了投資計劃的推遲。

          比如,臺積電亞利桑那工廠是美國半導體制造業(yè)回流的“風向標”。臺積電的第一座晶圓廠,原計劃于2024年開始生產,但由于專業(yè)技術人員短缺,投產時間被推遲至2025年上半年;臺積電的第二座晶圓廠,原定于2026年投產,但計劃已經推遲至2028年,以評估美國政府提供的激勵措施是否能兌現。

          美國補貼政策的目的完全沒有達到。

          有分析認為,美國的補貼政策之所以“偷雞不成蝕把米”,一方面是因為美國的補貼刺激了大部分經濟體,這些國家或地區(qū)恐懼在本國投資的企業(yè)受美國補貼誘惑,紛紛采取更為激進的補貼政策以求留住企業(yè),所以,不少在美國投資的外資反而流向了其他國家或地區(qū)。

          另一方面,美國人力成本高昂,人才卻又短缺,讓外資望而卻步。美國制造業(yè)外流已久,從建筑商到技術人員,再到工程師與科學家,均面臨著經驗與人手的不足。德勤的一份報告顯示,未來幾年美國芯片行業(yè)可能面臨約7萬至9萬名工人的短缺。

          另外,拜登政府此前推動的“制造業(yè)回流”相關的補貼,重點關注亞利桑那州、佐治亞州、密歇根州等搖擺州,以求在總統大選中獲得這些州的支持。但這些州是否適合做“制造業(yè)回流”的承接地,卻沒有定論,美國政府等于是以政治考量進行經濟決策。

          美國商界就有聲音認為,靠補貼政策與保護主義不可能拯救美國制造業(yè)。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芯片行業(yè)貿易組織半導體行業(yè)協會2023年時就曾表示,限制向中國銷售先進半導體,會破壞美國政府對國內芯片生產的巨額新投資。

          補貼不是靈丹妙藥,比起直接的財政支持,美國制造業(yè)更缺乏人才儲備和市場。單邊主義與保護主義的脫鉤戰(zhàn)略沒能讓美國“制造業(yè)回流”的美夢成真,只會讓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經濟受到損害。

        (責編: 陳衛(wèi)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
        亚洲制服丝袜av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无码视频在线a,成人片无码中文字幕免费,亚洲无码91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