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貧困戶 今成帶富人
多瓊,西藏自治區(qū)日喀則市拉孜縣扎西崗鄉(xiāng)旁達村人,一個居住在雅江河畔的樸實藏族中年漢子,很平常,很普通。他在脫貧致富路上成為四鄰八鄉(xiāng)公認的能人、致富帶頭人。
可是,2013年前,40多歲的多瓊生活得十分拮據(jù)。溫飽靠政府,拿著低保證,每月盼著卡上“口糧錢”;住房靠村委,在村委的關心關懷下住在老村委會多年,家徒四壁。
多瓊的現(xiàn)狀令村“兩委”班子及鄉(xiāng)黨委政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便成了駐村工作隊上門服務引導的重點對象。
那時,村干部和駐村工作隊隊員一來家訪,多瓊也無所謂,開門迎客,陪客聊天,聽聽而已??蓵r間一長,頻率一多,多瓊心里多少有些抵觸。“那時,干部總是到我家,來得多了,鄰里也知道是因為自己窮,有些抬不起頭,也覺得煩人!”多瓊回憶著說道。
直到某天,多瓊看見妻子的愁容,加上村干部的引導和出謀劃策,激起了他謀求改變的決心,自此,多瓊力求不再碌碌無為,萌發(fā)了吃手藝飯的想法。
為了改變現(xiàn)狀,村子里只要有匠人來做工,不論是何工種,多瓊必定在旁邊,匠人的一舉一動都是多瓊學習的典范。學習木工時,他在鄰里的質疑聲中,在一次次的失敗與總結中,最終憑借聰慧的頭腦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手藝無師自通,夢想也在磨礪中實現(xiàn)。此后,多瓊還前往日喀則市以及縣里學習了焊接、繪畫等手藝,逐漸成為身兼多種手藝的匠人,生活也逐步得到改善。
2015年7月,多瓊在拉孜縣委、縣政府的扶持下,成立了農(nóng)業(yè)產(chǎn)品農(nóng)民加工專業(yè)合作社。2016年來,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多瓊不忘黨恩,主動參與脫貧攻堅,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合作社就業(yè),教人學習手藝,先后5人學成出師。
“多瓊的轉變是我們所有人親眼見到的,更是我們貧困戶學習的楷模。在他的帶動下,我家的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是他幫助我們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啊!”在合作社工作的村民普布告訴記者。
如今,合作社從剛開始的10戶,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40多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達17戶,全部實現(xiàn)脫貧,合作社年純收入達40余萬元。
“我能有這樣的生活,一切都要歸功于黨和國家的好政策。我們趕上了好時代,更要依靠雙手過上好日子,我愛我的國家!”多瓊激動地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第二季“非遺扶貧·最美年禮”公益活動啟動 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尼木縣非遺扶貧就業(yè)工坊入選
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以下簡稱“非遺”)承載著豐富而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和民族精神。近年來,文化和旅游部大力提倡非遺助力精準扶貧的工作路徑,“非遺+扶貧”的模式在讓許多傳統(tǒng)技藝得到更好傳承的同時,助力越來越多的群眾走上脫貧致...[詳細] -
恩惠苑易地扶貧搬遷群眾:聆聽賀詞心頭暖 越是艱險越向前
2019年12月31日晚,西藏拉薩市氣溫已低至零下,而坐落于教育城東側的恩惠苑小區(qū)卻洋溢著一派熱氣騰騰的景象——小區(qū)門口掛起了彩旗彩帶,營造出節(jié)日的氛圍。[詳細] -
阿旺索朗從貧困戶到致富模范代表
今年30歲的阿旺索朗是西藏拉薩市堆龍德慶區(qū)古榮鎮(zhèn)加入村3組村民,因缺勞力和技術致貧,2015年,他被納入到建檔立卡扶貧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