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成學生遭“課間圈養(yǎng)”,問題到底出在哪
作者:朱昌俊
學生在課間時間活動受限的現(xiàn)象,早在2015年就引起熱議,《人民日報》做過學校課間活動變“圈養(yǎng)”的現(xiàn)象的相關報道。時至今日,課間“圈養(yǎng)”仍未消失。近日,山西晉中一位老師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吐槽“課間圈養(yǎng)”:7成學生課間不出教室,偌大的校園空空蕩蕩……甚至,據(jù)媒體報道,有學校出現(xiàn)“高中生要帶通行證才能進廁所”的規(guī)定?!罢n間10分鐘,‘野’點又何妨”,這句話曾引發(fā)學生、家長及公眾的共鳴,但是為何難以落地?
是誰偷走了中小學生的課間10分鐘?這個問題其實早就被討論過。但從這次社交媒體的跟帖留言數(shù)量來看,“課間不許出去玩”所帶來的“課間圈養(yǎng)”現(xiàn)象,似乎并沒有得到應有的改觀。而相較于過去,這一現(xiàn)象發(fā)生在近幾年推進教育“雙減”的背景下,顯然更引人深思。
課間10分鐘是用來給學生休息、放松的,連這個空間都因種種原因被“剝奪”,其給孩子帶來的傷害,相信是無需多言的。但問題是,大家都知道這不對,可并沒有促成有效的行動。問題到底在哪?除了部分老師有意無意的“拖堂”,這次討論中,有很多人把矛頭對準學校及“過度維權”的家長,言下之意,是因為學校和老師擔心孩子課間玩耍帶來安全問題而遭遇“維權”,所以為了避免承擔責任,就更傾向于把孩子圈在教室之中。這種因素的確客觀存在,但從更大的社會環(huán)境來看,這背后或許更是源自一種長期以來的教育理念偏差,并未隨著“雙減”而得到真正地改變。。
談到該現(xiàn)象,很多“過來人”都在懷念曾經(jīng)課間的喧鬧,但其實,這里面可能仍存在著不自覺的“美化”成分。畢竟,體育課被習慣性侵占也曾是無數(shù)人學習生涯中的共同痛點。而由體育課被侵占到課間十分鐘也被“偷走”,程度在加劇,但背后所反映的問題,其實在根本上并沒有變,那就是我們的基礎教育仍處于一種“高壓”的應試狀態(tài),與大家想象中的“減負”、素質(zhì)教育,仍有著不可忽視的差距?;蛘哒f,不管是學校,還是家長,真正把孩子當成一個“人”來培育,而不是一種“升學”的機器,這在行動上的共識,依然是遠遠不夠的。比如說,在課間十分鐘被偷走的另一面,很多家長可能也需要捫心自問,到底又能在多大程度上保障孩子放學后必要的休息時間?
一組數(shù)據(jù)或許具有參考性。2021年3月發(fā)布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2019~2020)》顯示,中國95.5%的小學生、90.8%的初中生和84.1%的高中生的睡眠時長未達標。并且,回首過去的十幾年,這種未達標的情況是逐年加重的:2009年,有47.4%的青少年在上學日的睡眠時長為8小時及以上,而2020年這一比例降至46.4%;2020年青少年的平均睡眠時長為7.8小時,比2009年減少了0.3小時。所以,“課間圈養(yǎng)”絕不應該被當作一個孤立的現(xiàn)象來看待。孩子們被偷走的課間十分鐘,不過是多數(shù)孩子被剝奪的正常成長所必要的“松弛空間”的一部分而已。
可以說,雖然如今給孩子減負從制度上到社會共識都越來越明確,甚至在防范近視率、中小學體質(zhì)健康考評等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多,但很難說整個社會的教育壓力和教育焦慮真正得到了緩解。要知道,在學生得不到該有的松弛的另一面,其實是整個社會的教育神經(jīng)并沒有能夠獲得放松。與此對應的便只能是,一些看起來的本該恪守的常識和教育規(guī)律,卻遲遲得不到該有的尊重,甚至讓錯誤的觀念變本加厲地風行。因此,要真正把該有的休息時間還給孩子,僅僅是譴責怕承擔責任的學校、過度維權的家長,顯然是遠遠不夠的。
實際上,最近同樣受到熱議的兩個話題——“脆皮大學生”和“開學第一個月兒童精神科爆滿”,與“課間圈養(yǎng)”其實也都可以說是同一問題的不同表征。它們都在提醒社會,我們的教育確實還需要更多的革新——從理念到行動。(朱昌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既“引進來”又“走出去” 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水平提高
- 厚植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綠色底色
- 續(xù)寫“太湖美” 打造“幸福湖”——江蘇無錫堅持生態(tài)優(yōu)先綠色發(fā)展之路
- 建好東部地區(qū)重要海上開放門戶示范區(qū)(自貿(mào)試驗區(qū)建設十周年巡禮)
- 9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問題10160起
- 共建“一帶一路”,助力沙特經(jīng)濟多元化發(fā)展(共建“一帶一路”·第一現(xiàn)場)
- 在城市 讓人與自然更親密
- 守護飛鳥 城市更美好
- 光明網(wǎng)評論員:“實體書式生活”正在回歸
- 大國重器頻頻“上新” 高端裝備挺起工業(yè)“脊梁”走出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