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這些文化遺存現(xiàn)今的模樣52】坎兒井,仍在“講述”著潤疆的故事

        發(fā)布時間:2023-06-21 09:5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這些文化遺存現(xiàn)今的模樣52】

          光明日報記者 尚杰 趙明昊

          吐魯番,素有“火州”之稱!年降雨量只有16毫米,蒸發(fā)量卻高達3000毫米以上,每年有100多天氣溫高于35℃,極端高溫接近50℃,可謂“大熱煊赫,燋金爍石”。

          但令人稱奇的是,這片火焰山下的土地,并沒有被酷熱干旱扼住咽喉,而是綠洲成片、瓜果飄香。

          瞧嘛,此時走進吐魯番葡萄溝,你會發(fā)現(xiàn):每個農家小院均是濃蔭匝地,一串串即將成熟的葡萄掛滿藤架?!巴ねぷ渲樗?,層層疊疊翡翠樓。輕些走!‘玫瑰紫’剛剛吃醉酒;且留心,小心‘馬奶子’蹭身油?!痹娙藦堉久癜哑咸褱掀咸沿S收的盛景寫得淋漓盡致。

          那么,創(chuàng)造這一奇跡的奧秘何在?

          “因為,有了坎兒井!”新疆坎兒井研究學會秘書長吾甫爾回答。

          “坎兒井,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并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被譽為‘地下運河’??矁壕拖褚坏赖姥?,遍布吐魯番‘全身’,不獨灌溉出世界上最甜的葡萄,也滋養(yǎng)出絲綢之路上這顆明珠?!边@位70多歲的老人滿臉自豪。

          “坎兒井有多‘高壽’?有人說2000多年,有人說更早。在《史記》、居延漢簡里,對西域這種‘豎井通渠’之法都有記載?!蔽岣柪先随告付?,“1845年,民族英雄林則徐遣戍伊犁,途經吐魯番,被坎兒井震驚了,在日記里寫下:‘水從土中穿穴而行,誠不可思議之事’。后來,他大力推廣坎兒井,‘遂變赤地為沃壤’,因此,人們把這些新鑿的坎兒井叫作‘林公井’。1906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記錄了在哈密西北35公里處見到的坎兒井:‘地下的水躲過了日曬蒸發(fā),默默地流入干旱的土地,使稻谷果木染綠了荒原’……”

          神奇的坎兒井,究竟是個什么樣?若要看清它的全貌,須得“上天入地”。

          放飛無人機,從空中俯瞰,在天山山脈和庫木塔格沙漠間的無垠戈壁上,一個個形似月球環(huán)形山的土圈排列成行,并排通向綠洲,這是坎兒井豎井的井口。

          循蹤來到吐魯番坎兒井樂園,擇一井口坐電梯抵達地下60米深處。眼前,是一道幽光蕩漾的暗渠。渠寬逾一米,渠水向著遠處涌流。當水流回地面,又通過明渠匯入澇壩(蓄水池)中,供人畜飲用和農田灌溉。

          看啊,就是這樣一道道地下暗河,將來自博格達峰、喀拉烏成兩座雪山的冰雪融水點點滴滴聚集起來,匯成奔流不息的生命之源,躲過烈日炙烤、避開風沙肆虐,讓本是“生命禁區(qū)”的茫茫戈壁化作美好家園……

          “掏挖坎兒井,那可是難得很!”吾甫爾高揚的語調把記者從遐想中拉回,“一年年在深深的地下弓著身子干,頭上只有一盞昏黃的燈葫蘆,磨禿了的坎土曼一下一下掄……就拿這條米依木·巴依坎兒井來說,長20公里,耗盡了十代人的心血……”

          “坎兒井就是我們的命根子!”1982年出生的馬靜是土生土長的吐魯番人,在坎兒井樂園工作了近20年。這里的每條坎兒井,她都能說出個來龍去脈,工匠們發(fā)明的“木棍定向法”“油燈定向法”,她講得栩栩如生。她說,吐魯番人常掛在嘴邊的諺語是:“男子漢死了,燈滅了;坎兒井死了,莊子就要搬遷?!?/p>

          最多的時候,全疆有1800多條坎兒井,暗渠總長5200多公里。然而,從20世紀六七十年代起,由于人口增加、耕地面積擴大、機電井大量使用等原因,地下水位快速下降,坎兒井出水量逐年減少,數(shù)量急劇萎縮。

          “2003年,新疆坎兒井研究學會對吐魯番地區(qū)坎兒井展開摸排,結果顯示,如果不加以保護,20年后,坎兒井將全部干涸。這一結果經媒體報道后,社會上掀起了一場‘坎兒井該何去何從’的大討論?!瘪R靜回憶。

          討論引起了全國高度關注,新疆更是痛下決心:保護坎兒井,留住綠洲之源!

          2003年,自治區(qū)水利廳完成了對全區(qū)坎兒井的系統(tǒng)普查,首次為每條坎兒井建立了翔實“檔案”;2005年,《新疆坎兒井保護利用規(guī)劃報告》批復實施,計劃9年內投資2.5億元拯救坎兒井;2006年,坎兒井入選第六批全國文物保護名單,后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項目;2009年,全國首次大規(guī)模的坎兒井保護工程正式啟動……

          “國家文物局工作人員多次到吐魯番調研,認為坎兒井屬于‘活態(tài)文化遺產’,應當由本地能工巧匠按傳統(tǒng)工藝開展‘自救式修繕’?!蓖卖敺瑢W研究院研究館員李剛翻開一本相冊,講起這些年維修加固坎兒井的情形:“瞧,這是掏撈暗渠,這是加固豎井,這是修整澇壩……就是這么踏踏實實地干,‘救活’了100多條坎兒井?!?/p>

          記者來到高昌區(qū)艾丁湖鎮(zhèn)莊子村?;鹄钡娜疹^剛偏西,村民們都聚到了村頭阿洪坎兒井出水口處打水。過去打水是肩挑背扛,現(xiàn)在家家戶戶都有了電動三輪車,幾分鐘工夫,就能把幾大桶水運到家。

          “這些水主要用來澆葡萄地、飲牛羊,人也愛喝。雖然村里早通了自來水,但大家還是覺得坎兒井的水更甜?!?4歲的村民吐爾遜·巴吾東捧起渠水,熱情招呼記者“嘗上一口”。

          從16歲起,吐爾遜·巴吾東就成了一名井匠。如今,他跟幾個老伙計一起負責阿洪坎兒井的日常管護。

          “前些年,政府把我們集中起來培訓,為每支掏撈隊配備了拖拉機、滑輪、鋼絲繩等工具,還發(fā)工錢,大家積極性很高?!蓖聽栠d·巴吾東希望有更多年輕人加入他們的行列,“不能再讓坎兒井干涸了!”

          如今,經過連續(xù)7期維修加固工程,在吐魯番,有214條坎兒井重現(xiàn)粼粼清波,總長度達3491.74公里。

          寫滿故事的坎兒井,更成為中外游客流連忘返的參觀地。在亞爾鎮(zhèn)坎兒井小鎮(zhèn),在坎兒井民俗園,在坎兒井源景區(qū),在一處處果香芬芳的葡萄園里,村民們?yōu)橛稳酥v述著坎兒井的故事,也享受著特色文旅帶來的幸福生活……

          “坎兒井的流水清,葡萄園的歌兒多,吐魯番的天氣暖,比不上我心里熱……”記者離開吐魯番時,不知哪家農家樂正播放著這首歡快的新疆民歌。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亚洲制服丝袜av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无码视频在线a,成人片无码中文字幕免费,亚洲无码91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