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控制18萬個攝像頭:對偷拍犯罪就得無死角打擊
隨著針孔攝像等竊聽竊照裝置的進化,偷拍偷窺現(xiàn)象確實已經讓人防不勝防了。對很多人來說,去酒店住宿,去試衣間試衣,都得提防有沒有偷拍設備;甚至自家安裝的攝像頭,還得擔心有沒有被破解,導致私密的生活被實時直播。
據公安部消息,自2021年11月以來,公安部網安局部署開展依法嚴厲打擊偷拍偷窺黑色產業(yè)鏈條行動,偵破刑事案件16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860余名,查獲被非法控制的網絡攝像頭3萬個。
相較于電話、住址等信息被一些App收集泄露,偷窺偷拍這種侵犯隱私的形式,更讓人感到后怕——誰知道攝像頭背后藏著多少正在窺視的眼睛?為了防止隱私泄露,很多人練就了各種反偷拍的技能,比如常見的關燈開手機攝像頭掃描房間。
保持高警惕性,確實是抵御偷拍偷窺的重要方式。但既然偷拍偷窺早已產業(yè)化,保障隱私安全,就不能只靠個人做好自我防護,而是要加大打擊力度,斬斷背后的黑色產業(yè)鏈。
2021年4月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披露的一起案件顯示,被告人巫某通過自己研發(fā)的App,控制了全球18萬個攝像頭,涉及中國、日本、韓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如此規(guī)模化地實施偷拍偷窺,提高了違法獲利的收益,也顯示出這條產業(yè)鏈的龐大。
從技術上講,偷拍偷窺現(xiàn)象泛濫,與拍攝設備的升級有很大關系?,F(xiàn)在的一些攝像設備,體積微小,便于藏匿,且人機分離,就算找到了攝像頭,也很難抓住安裝設備的人,至于背后哪些人在偷窺,就更難以查證了。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對于偷拍偷窺等侵犯隱私的行為,在法律層面也有待進一步完善。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規(guī)定,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然而,這僅僅局限于對性質較輕的偷拍偷窺行為進行處理,對于一些規(guī)模較大、性質較為惡劣的偷拍偷窺行為,司法層面要直接入刑定罪卻并不容易。
因為依據刑法規(guī)定,偷拍行為可能涉及的條款,通常是“非法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罪”,但對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的認定,有一定的門檻?,F(xiàn)實中,一些常用的拍攝設備很難被認定為竊聽、竊照專用器材。
正因如此,很多法律人士都曾提議,在刑法中增設“隱私罪”,對偷拍偷窺等行為進行直接約束,從而切實解決違法成本低的問題??紤]到此類行為正在逐漸朝著低門檻、規(guī)?;姆较虬l(fā)展,在立法層面,確實有必要展開研究,探索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必要性。
當然,相關法律的完善需要一定的時間,要保障隱私安全,更緊迫的是對整條產業(yè)鏈的全環(huán)節(jié)進行無死角的打擊治理。
比如,從源頭來講,對相關針孔拍攝設備的生產售賣,不妨逐步過渡到實名制。對酒店、試衣間等偷拍偷窺高發(fā)的場所,應該進一步明確經營管理者的安全審核責任,倒逼其強化管理,提高排查力度。針對一些家庭攝像頭遭破解的問題,攝像頭的生產商家和運營平臺,同樣需要強化主體責任,不斷完善隱私防護機制,避免賬號等信息被泄露竊取。
另外,也得提醒那些有“窺私欲”的人:窺探他人的私密生活,已經涉嫌違法。抵制偷拍偷窺行為,每個人都應該有基本的法律自覺。這種自覺意識,既是在保護他人,也是在保護自己——偷窺固然可以滿足一己私欲,但誰能保證,自己不會成為偷拍鏡頭下的“犧牲品”?
熊志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App代金套路調查:1元購新款蘋果手機廣告能信嗎?
- 文化需求無差別 文化服務更精確
- 良法善治護航職業(yè)教育高質量發(fā)展
- 北京昨日增55例本土確診 新增17例本土無癥狀
- 清零! 陜西本輪疫情最后一例本土確診病例治愈出院
- 北京:減少單位內部人員流動,錯峰就餐,不堂食
- 國家衛(wèi)健委: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56例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4272例
- App代金套路調查:1元購新款蘋果手機廣告能信嗎?
- 檢察機關依法對何興祥涉嫌受賄、違規(guī)出具金融票證、違法發(fā)放貸款、隱瞞境外存款案提起公訴
-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wèi)星新成果:實現(xiàn)1200公里地面站間量子態(tài)遠程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