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讀書氛圍,這個寒假讓孩子愛上閱讀
確定寒假要做的重要事情、購買打卡用的記錄板、制定專屬于孩子的心愿刮刮樂……1月20日起,曾女士家的三個孩子開啟了寒假生活。假期伊始,曾女士就已規(guī)劃好了孩子們的寒假,并在任務單上留下了一項重要任務:每天讀書半小時。
讀書這件事,曾女士和孩子們已堅持了多年,家中的智能音箱每天晚上8點會準時提醒“閱讀時間開始了”,一家人整整齊齊開始閱讀的美好時光。
不過,孩子們的閱讀并不總是順利。家有小學生的李女士對書目選擇一頭霧水,“不知道到底怎么給他選擇合適的書”;身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杜女士疑惑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有哪些好的閱讀方法;徐女士煩惱如何才能讓已經(jīng)初二的女兒放下手機,拿起課外書。
如何讓更多的兒童青少年在閱讀中快樂成長?新京報記者采訪了擁有30余年教齡的北京市語文特級教師周群,童書作家粲然,試圖給出答案。
孩子年紀越小,越容易形成閱讀習慣
如果沒有意外,在曾女士的家中,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光大約是晚上8點開啟。這個時間點,她通常會和三個孩子一起挑選幾本書,享受親子閱讀的時光。
“有時也忙,但大多數(shù)情況下會陪著孩子讀書?!痹渴且患依L本機構的城市負責人,家中老大已經(jīng)三年級、兩個小的剛上一年級,孩子們喜歡讀書與曾女士對閱讀的重視不無關系,“有助于打造良好的親子關系,使家長和孩子有更多的鏈接,一定要珍惜和孩子讀書的時光?!?/p>
對于閱讀的重要性,不少家長已經(jīng)形成共識。日前,有高校研究機構發(fā)布的《中國兒童青少年閱讀現(xiàn)狀與需求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兒童早期閱讀越來越受到重視和普及。近七成孩子在6歲前開始閱讀,近三成孩子在3歲前開始閱讀。
“孩子年紀越小,越容易形成閱讀習慣?!敝苋赫J為,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精力會被各種事情占據(jù),留給讀書的時間會越來越少。家長要參與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家里要有讀書的環(huán)境,比如至少有個讀書角;家長也要有讀書的習慣,不能永遠是父母要求孩子讀書,自己刷手機、看電視?!彼ㄗh道。
周群回憶,帶學生出國交流時曾發(fā)現(xiàn),寄宿的人家都很喜歡看書,“周一到周五都不能看電視,一家人圍著壁爐,沉浸在讀書的氛圍里。這樣的共讀場景,多少家庭能做到?”
從更功利的角度出發(fā),孩子們的閱讀量與語文水平也有關。在工作中,周群就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閱讀面窄”。她曾在一個關于寫作的主題講座中提問有沒有同學讀過《福爾摩斯探案集》,卻發(fā)現(xiàn)現(xiàn)場沒有人舉手。
讀書不妨活一點、雜一點
84.7%的孩子在整體閱讀方面存在困難,上述《報告》列出了兒童青少年在閱讀中遇到的三大難題,依次是“不知道怎么選書”“不知道讀書的方法”“缺少可閱讀的書籍”。
近年來,教育主管部門、出版社、高校等單位和專業(yè)機構都推出了參考書單。看著這些書名,家長李女士道出疑問:都買下來不現(xiàn)實,該如何從中挑選適合自家孩子的書?
周群表示,沒有哪份書單可以完美適配每一個人,建議孩子們在假期中從心儀作家的作品讀起,也可將感興趣的某個領域的書“安排起來”,甚至可以讀一些小說、漫畫、娛樂等消遣類的書籍。
同時,還可以根據(jù)主題活動確定閱讀書目?!氨热绗F(xiàn)在研學很流行,可以找一些與旅行地傳統(tǒng)文化相匹配的書?!敝苋阂员本槔?,很多作家寫過北京的生活,讀這些相當于有了私人導游;也可以讀與北京胡同、飲食文化有關的書,還可以結合廟會等春節(jié)民俗活動尋找相關書籍,“鎖定自己感興趣的方向,沉浸式閱讀”。
周群還提出,孩子們讀書時不妨“雜”一些,跨領域閱讀幫孩子打開視野,搭建起合理的知識結構。
有了大量輸入,還要關注輸出。周群建議,閱讀后可以通過日記、作文、小視頻表達讀書感悟,“把書讀‘活’”。
專家支招
Q:如果學生對學校推薦的書目不感興趣,怎么辦?
周群:學校推薦的閱讀書目還是要完成的,這往往跟下學期的語文學習有關。如果利用好寒假認真閱讀,下學期的日常學習壓力會小一些,尤其有些孩子時間本來就很緊張。如果學生不感興趣,要看是單純對推薦的書不感興趣,還是長期以來就對讀書不感興趣。
我會特別在意老師用什么態(tài)度和方法推薦書。比如,統(tǒng)編教材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里推薦了《朝花夕拾》,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會注意不能給孩子帶來一種主觀印象——魯迅的書很難懂。一旦他有了先入為主的想法,肯定就覺得沒意思了。
學生不感興趣的原因要細化,可能是對半文半白的語言表達方式不熟悉,可能感覺內(nèi)容跟現(xiàn)在有距離,老師要做好引導,比如哪些內(nèi)容可以不用細究,哪些內(nèi)容跟歷史文化有聯(lián)系,要降低學生的畏難情緒。
也不能止于推薦,布置讀書作業(yè)前要做個簡單的導讀,對讀書成果做一些要求,比如聊聊書中最喜歡的人物,什么情節(jié)最感興趣等。把讀書這件事變得具體,對學生來說就更容易完成。開學后,老師們會再次導讀,這時要進行深度的引導。
我之前輪崗時,邀請北京景山學校語文老師孟岳講《紅星照耀中國》,他從斯諾為什么跑到中國來、怎么來的中國、如何跟首長們打交道等開講,這本書一下就變得很立體了,然后他再跟學生們分享哪些人物和事件特別重要,要如何去讀。
當老師高于學生時,大部分孩子還是愿意跟著老師的,老師一點撥就懂了,他就會覺得這本書有意思,要真看懂了那是很厲害的。慢慢地,學生閱讀的狀態(tài)就會發(fā)生改變。
Q:面對琳瑯滿目的書單,如何為孩子個性化選擇?
周群:不一定要挑一個完全現(xiàn)成的書單,因為當你把所有主導權交出去時,就容易“挑花眼”,我個人更建議為自己的孩子“量身定做”。
首先要考慮年齡段合不合適,提倡分級閱讀。建議家長不要只看書的名字,還要去網(wǎng)絡平臺上搜一下書的導讀,看相關簡介,進行初步篩選。我有時給學生們挑書,還會找專業(yè)人士打探一下。最好帶著孩子去書店挑選,讓孩子感受一下書中的文字。有時家長覺得文字很典雅,可能對孩子來說太晦澀。
選書時可以結合一些情境和任務挑書。比如去中國科技館看展覽,那就可以結合主題做一些延伸閱讀。
孩子年齡越小,越要幫他打開視野,一定要全領域、全學科地閱讀,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搭建起合理的知識結構。引導時,家長也可以采用一些策略,比如讓他看到百科也很有意思,科技也很有意思,不知不覺地進入這個領域。同時,消遣類書籍的比例也要控制住。
粲然:歸根結底,我們不是一定要孩子讀哪本書,而是希望他成為愛讀書的人。選擇書目時,要跟孩子的興趣相結合,讓孩子對閱讀保持期待。
其次,要選擇跨學科的書,尤其是能跟孩子的真實生活產(chǎn)生鏈接的書。很多孩子在讀書時會有疑問,這本書跟我有什么關系?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可能會對生活中很多問題感興趣,家長可以引導他們從書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
Q:不少孩子在假期很容易沉迷于手機。在吸引孩子讀書這件事上,家長該如何做?
周群:不僅是假期,家里有沒有讀書的環(huán)境很重要。提倡在家中給孩子設置一個讀書角,全家人形成共讀的習慣。
不能強迫孩子閱讀,要有一定的策略。比如買本書當成禮物放在孩子桌上。聊天時,興致勃勃地討論一本書。術業(yè)有專攻,家長如果不能指導孩子讀書,沒關系,那能不能扮演一個愛讀書的角色?
閱讀也是有方法的,家長如果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可以更好地引導孩子讀書。家長怎么指導孩子閱讀也是需要學習的一件事,家長之間也可以互通有無,向班級里愛讀書的孩子家長請教請教。
孩子在閱讀中可能會遇到障礙,有的知識點如果不明白會影響之后的閱讀。我也教過學生一個方法,就是把書讀“厚”,使用“冷知識卡片”,解釋知識點、并貼在書上。這樣就把書越讀越厚,知識也越來越多。
還有“費曼學習法”,簡單說就是學習了新知識后,能有條理地跟別人講明白,就能理解這個知識。家里也可以做一個讀書交流的小活動,請孩子介紹下最近的閱讀所得。
家長一定要支持孩子讀書,不要反對孩子廣泛閱讀、反對孩子讀“閑書”。隨著年齡增長,家長提供給孩子更多的是情緒價值,要扮演好“多支持”“多輔導”“多傾聽”“多交流”的角色,如果跟孩子有共讀的經(jīng)驗,雙方交流的內(nèi)容可能都很不一樣。
粲然:這個問題背后可能是家長有很多隱性需求,比如不想讓孩子玩游戲、希望孩子多看書。這是兩件事。
可能家長最關心的問題是,孩子如何有長期的、穩(wěn)定的閱讀行為。第一,最開始培養(yǎng)孩子閱讀習慣時,肯定需要家長陪伴的,畢竟在孩子識字量不夠時,讀書可能會存在障礙,家長陪伴可以降低閱讀的難度。同時,家長要以身作則讀書,家庭也可以建立讀書會,聚在一起讀。
第二,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到閱讀是有樂趣的,要及時給予他們正向的反饋,引導孩子在正向反饋中把短期的閱讀變成長期的行為。讀書不能靠短期沖刺。
所謂有自主閱讀的能力和閱讀的習慣,不是讓孩子一直在讀書。而是讓讀書成為他放松的一個選項,讓他在讀書中感到快樂。
Q:隨著各種技術的發(fā)展,讀書也有了不同的形式,比如電子書、有聲書。在您看來,孩子們應該如何選擇讀書的形式?
周群:在我看來,每一種形式都有它的優(yōu)勢,書只是在不同的介質上呈現(xiàn)而已。就我個人來說,我看紙質書和電子書都挺多,電子書有一個特別大的好處就是容易做標記、做讀書筆記。有聲書更多的是聽一些專家講座,幫助自己搭建知識框架,把之前的書里的知識都連貫起來。
電子書、有聲書跟紙質書并沒有本質區(qū)別。相較于選擇哪種形式,我們更應該關心的是讀沒讀書、讀什么書、怎么讀的。
從便捷性上來說,想要閱讀隨時隨地發(fā)生,電子書可能更好。
粲然:我還是希望孩子們多讀紙質書。閱讀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孩子在閱讀紙質書的過程中會調動視覺、觸覺等多個感官,紙質書的閱讀一定是最深程度、最有效的跟作者、作品溝通交流的方式。
但是也必須承認,現(xiàn)在電子書、有聲書甚至是短視頻說書很多,閱讀的環(huán)境變得更加復雜。同時,這也提供了一些新的契機,我們可以采用聽、看等不同的方式引導孩子讀書。對于有閱讀習慣的孩子而言,閱讀形式多樣對他也是一種促進。
閱讀是一個非常個體化的事情,每個孩子的興趣點不同,引起閱讀興趣的方式也可能不同。比如喜歡看電影《封神》,對同時代的故事有興趣,就可以去看一些相關的書。
因此,利用視頻也好、有聲書也好,做一個小橋梁或臺階,引導孩子去閱讀紙質書。
Q:現(xiàn)在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跟閱讀相關的培訓班,比如提升閱讀能力、傳授閱讀公式等。在您看來,有沒有必要參加這樣的培訓班,為什么?
粲然:我認為閱讀是不拘于形式的,衡量要不要報閱讀培訓班的標準只有一個,就是培訓班是單純教孩子閱讀方法的,還是真的在引導孩子如何從閱讀中獲得樂趣。如果孩子在閱讀培訓班的體驗中,找到了閱讀的樂趣、獲得了閱讀的內(nèi)驅力,那就可以報。如果孩子只是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所謂的閱讀公式,那其實沒有意義。
因為孩子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家庭陪伴是很重要的。有的家長會說自己不愛讀書、不看書,也不能跟著孩子讀名著,那家長有沒有自己想看的書?家居也好、時裝雜志也行,只要家長有翻閱書籍的動作,就會給孩子形成讀書的引導。(新京報記者 楊菲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