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進養(yǎng)老院的年輕人:“每月房租300元,太便宜了!”
上午九點半,蘇州吳江江陵康養(yǎng)中心三樓的活動室里,一堂老年心理課準時開課。講課的老師張文雯20歲出頭,穿著紅馬甲,扎著馬尾辮,青春洋溢。她從焦慮情緒切入,講到老年焦慮癥和離退休綜合征,聽得臺下的老人連連點頭,還有老人主動站起來,分享自己的故事。互動環(huán)節(jié)中,張文雯帶著老人們玩“逛三園”、成語接龍等游戲,活動室里歡聲笑語。
私底下,很多老人都叫張文雯“小張”。和其他心理老師不同,張文雯和老人們同吃同住。前不久,張文雯通過層層篩選成為志愿者,將為吳江江陵康養(yǎng)中心的老人們提供多種形式的為老服務,同時,通過累積志愿服務時長,她可以兌換住宿資格和抵扣房租。平日里,張文雯大部分時間都住在吳江江陵康養(yǎng)中心。
當年輕人住進養(yǎng)老院,他們在想些什么?他們如何為老人們提供“情緒價值”?
入住
今年9月初,刷到年輕人住進養(yǎng)老院的短視頻,駱薇心動了。今年25歲的駱薇是安徽宣城人,在蘇州從事網絡推廣工作。當時,她的租房合同即將到期,正在尋找新的住房。
“房租太便宜了?!睂︸樲边@樣剛畢業(yè)不久的大學生來說,用志愿服務時間抵扣房租,吸引力很大??吹教K州康養(yǎng)集團發(fā)布的“代際融合”青年志愿者招募消息后,駱薇搜索了附近的養(yǎng)老院,發(fā)現獅山怡養(yǎng)老年公寓距離最近,于是抓緊報了名。養(yǎng)老院距離駱薇上班的公司約4公里,騎電動車通勤約15分鐘,距離適中。她平時加班不多,每月15小時的志愿服務時間完成難度不大,最重要的是每月房租只需300元,非常劃算。
入住一個多月后,駱薇覺得體驗還不錯。她每次進出老年公寓,即便是不相熟的老人,也會熱情地跟她打招呼,讓她很有歸屬感;老年公寓的安保措施相當嚴格,減少了她此前獨居的不安全感。“之前面試的時候,家里人一直提醒我,總擔心我被騙。住進來以后,他們反而放心了?!庇袝r候,駱薇和朋友聊天,會引來對方羨慕的眼神,“你都提前過上退休生活了”。
年輕人想住養(yǎng)老院,難嗎?蘇州康養(yǎng)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錢曉嵐認為,開展“代際融合”項目的難點之一是對志愿者的篩選。一方面,類似項目有隱患,要避免傳銷、非法集資等風險。另一方面,志愿者是否具有陪伴老人的真心,很難通過短暫的面試或測試環(huán)節(jié)進行準確評估。為此,他們設置了嚴格的篩選過程,比如,無不良嗜好、有固定工作或學習單位、本地無住房、擁有為老服務愛心和責任心等基本要求,還包括工作單位證明、性格測試等多維度的條件。同時,對于取得入住資格的志愿者,各養(yǎng)老機構也會對他們的志愿服務時長及滿意度進行考核,連續(xù)3個月不合格的將被取消資格。
自從發(fā)布“代際融合”項目青年志愿者招募計劃以來,蘇州康養(yǎng)集團收到了50多份申請簡歷,最終篩選出包括駱薇、張文雯在內的首批共8名志愿者。
陪伴
記者和駱薇的采訪約在晚上七點半。最近,駱薇的作息變得相當規(guī)律。工作日的晚上,她一般五點半準時下班,回到老年公寓簡單吃個晚飯后,趕在六點半之前去活動室陪老人們跳交誼舞。交誼舞持續(xù)約1小時,駱薇陪伴跳舞的時間會被計入志愿服務時間。
當天晚上,駱薇和舞伴夏伯伯配合默契,收獲不少好評。駱薇入住獅山怡養(yǎng)老年公寓后的首次志愿服務便是陪夏伯伯跳交誼舞。那是她第一次跳交誼舞,略顯羞澀,舞步時常有些雜亂。共舞的次數多了,兩人的配合漸入佳境,如今駱薇已成為夏伯伯的固定舞伴。很多跳舞的老人對駱薇稱贊有加。駱薇到來后,舞蹈室的很多陳列都井井有條起來,就連墻上歪倒的標語也被全部扶正了。
等待駱薇跳舞的間隙,記者無意中闖入了幾位老人的飯后茶話會。起初,有位阿姨問起記者智能手環(huán)的操作問題,得到解答后,又拉著記者陪她們聊天。有的阿姨認真準備了發(fā)言稿,向大家分享每天的國內外新聞,這是他們茶話會的固定環(huán)節(jié),目的是了解每日的資訊。后來,記者和駱薇聊起這個小插曲?!八晕矣X得這個項目很有意義?!瘪樲闭f,她不僅可以陪老年人散步、聊天,還能輔導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樂器等。
老人最怕寂寞,希望有更多人陪他們聊天,有更豐富的活動可以參與,年輕人的參與可以給為老服務增添很多不同元素。張文雯給老人們上心理課,帶他們做游戲,幫助他們緩解焦慮情緒。很多老人評價她的心理課,第一反應都是“開心”。
在通安怡養(yǎng)老年公寓,志愿者們參與最多的是陪伴類的志愿服務。志愿者張瑾告訴記者,有的老人性格內向,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他們便會采用一對一陪伴的形式,陪老人聊天、看電視,紓緩情緒。前段時間,一位姓陳的伯伯感冒了,情緒起伏很大,對工作人員突如其來的關心又非常敏感,經常發(fā)脾氣。張瑾平時和陳伯伯關系不錯,主動以志愿服務的名義去陪伴老人,兩人也不怎么說話,就是聚在一起翻翻相冊,但老人的情緒明顯緩和了。張瑾脾氣好,總是樂呵呵的,很多老人都喜歡她。目前,她已經累積了40多個小時的志愿服務時長。
沖突
同住一個屋檐下,沖突有時難以避免。
駱薇之前有個室友,是一個臨時居住的工作人員。兩個同齡人經常聊一些共同話題。有一次,兩人一起出去唱歌,回來已經過了半夜12點,但興奮之情難抑,一時音量大了些,驚擾到了隔壁房間的老人。老人睡眠本來就淺,一晚上都沒睡好覺。
“我們感覺特別愧疚,專程買了水果去跟老人道歉,從那以后在房間里都輕手輕腳的。”駱薇說。所幸后來老人不打算追究,事態(tài)也沒有擴大。但駱薇的考核單上還是被記下了一筆。
此前,杭州下城區(qū)長慶街道曾試水類似的年輕人與老年人“跨代社交”項目,倡導社區(qū)有獨立住房的獨居老人為街道內剛來杭州打拼需要租房的年輕人提供居住地,年輕人為老年人提供簡單的生活協(xié)助和夜間照料??上?,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推進困難。究其原因,這種模式對“硬件”配套要求高,須有一套至少兩室一廳的住所,老人們的眼光也高,對同住年輕人的職業(yè)、工作場所甚至相貌、脾氣都有很具體的要求。一年下來,配對者寥寥,第一對試驗者在試住一周后就宣告散伙。
相比之下,蘇州的“代際融合”項目盡可能規(guī)避了同住場景下的潛在沖突,更側重于探索代際群體之間的互助服務,搭建資源聯(lián)動的共享社區(qū)。
不過,這樣的模式也有局限性。志愿者們有時候會感覺“被困在場景里”,和老人們“不大熟”;老人們也會覺得,有年輕人住進來是好事,但平時的交流還算不上很多。除了平常跳舞的老人們,駱薇和其他老人的交流并不多。有一次下大雨,她穿著雨披回來,很多老人都沒認出她來,以為來了陌生人。
前路
年輕人住進養(yǎng)老院,能給養(yǎng)老院帶來新的想法與活力,自然是個多方共贏的好事情。但他們想要真正融入養(yǎng)老院,可能還得費一番功夫。
在通安怡養(yǎng)老年公寓,除張瑾外,其他4位都是中學老師,他們需要在時間分配上達成更默契的配合。由于平日里工作忙,導致大家經常周末有空就一股腦地都去搞活動。有工作人員調侃,“老人都不夠了”。
目前,“代際融合”項目開展基本達到預期。不過,由于加入時間不長,志愿者們目前還是以參與各機構現有的活動為主,主動組織的活動內容并不是很多。
長期關注養(yǎng)老住房問題的研究者張逸萱提出:“從我個人經歷出發(fā),人在年輕的時候容易因為一些挫折而內心破碎,失去面對困難的勇氣。這種時候如果能與經歷過大風大浪的前輩交流一下,向他們尋求一些建議,年輕人可能因此受益良多。我之前看到過德國有一個類似案例,老年人不僅可以傳授他們的專業(yè)知識,還可以提供不錯的建議?!?/p>
張逸萱的建議,蘇州康養(yǎng)集團已有所嘗試。錢曉嵐表示,“代際融合”是蘇州康養(yǎng)集團的長期實踐課題,旨在通過建立多方之間的良性互動機制,構建充滿幸福與活力的全齡社區(qū)場景。在項目試點開展的各個養(yǎng)老機構,為老人服務的工作人員和生活小秘書等都是年輕人,他們經常幫助老人處理手機問題,某種程度上也是“代際融合”。反過來,老人們也在積極回饋。比如,退休數學教師徐麗莉在獅山怡養(yǎng)老年公寓開設了數獨課,深受各方歡迎。下一步,老年公寓還計劃組織“長者講師團”,為年輕人分享生活工作經驗,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
不久前,蘇州康養(yǎng)集團提出打造中國式“多代屋”,探索“一老一小”打包解決方案,計劃將嬰幼兒照護納入社區(qū)居家養(yǎng)老服務中心服務范圍。未來,不僅是年輕人住進養(yǎng)老院,探索養(yǎng)老模式創(chuàng)新,思路不妨更打開些,讓“代際融合”更加靈活多樣。
綜合《解放日報》、《中國青年報》、央視財經報道
(武漢晚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