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歲老作家樂拓追憶“三千孤兒入內蒙”往事
中新社呼和浩特10月20日電 題:92歲老作家樂拓追憶“三千孤兒入內蒙”往事
中新社記者 李愛平
今年9月,描寫“三千孤兒入內蒙”的影片《海的盡頭是草原》在全國放映,關于“國家的孩子”的感人故事令觀眾們流淚。
20世紀80年代,曾深入采訪“三千孤兒入內蒙”感人事跡,并寫出轟動一時的報告文學《三千孤兒出塞外》的樂拓(原名王念臨)日前表示,雖然40多年過去了,但草原“額吉”(額吉,蒙語,意為母親)和孩子們的故事依舊代代傳唱。
樂拓的兒子王大方告訴記者,父親已92歲,退休前在內蒙古自治區(qū)文史館工作,是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包頭文聯原副主席。
“阿拉是上海蒙古人”
20世紀50年代末,新中國遭遇嚴重自然災害,大批南方孤兒面臨營養(yǎng)不足的危機。此后,內蒙古自治區(qū)將三千多名孤兒接到了大草原上,交給牧民們收養(yǎng),這些孤兒被稱為“國家的孩子”。
談起“國家的孩子”,樂拓無比興奮。他說,自己已結交了幾十位這樣的朋友,他們有的含蓄、內向,不愿輕易暴露身份;有的開朗、明快,幽默地說“阿拉是上海蒙古人”;有的在履歷表上民族一欄填蒙古族,籍貫卻寫著上海。
“扎根在內蒙古,老根在上海?!睒吠卣f,雖然他們中許多人不會講上海話,但只要提起上海,他們就會動情,懷念之心油然而生。
許多“國家的孩子”對樂拓說:“我是不會在上海住的,但是有一天我要去上??纯?。”
最初孩子們并沒有進入牧區(qū)
這些來自上海等地的孩子們一批一批移入內蒙古之后,最初他們是如何生活的呢?
樂拓介紹,許多資料都顯示,最初這些孩子并沒有進入牧區(qū),而是被收留在城中心大醫(yī)院里,經過嚴格的體檢、治療,基本恢復健康后,再送進早已安排好的育兒園。
“待把他們養(yǎng)胖了,養(yǎng)壯了,逐漸適應了內蒙古氣候,習慣了飲食、水土,然后才派專車專人,送他們到草原,送進蒙古包,找到他們的蒙古草原額吉?!?/p>
樂拓回憶說,當時的口號是“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內蒙古地區(qū)的醫(yī)生、護士、保育員夜以繼日工作;為了孩子,各地衛(wèi)生、糧食、畜牧等部門紛紛貢獻出最精致、最稀缺的食品。
采訪“三千孤兒”
樂拓第一次去錫林郭勒盟鑲黃旗草原深處采訪“三千孤兒”時,就碰到了蒙古族額吉張鳳仙,她是鑲黃旗衛(wèi)生院的一名保育員。
樂拓介紹,當時這些孤兒來到草原上,小一些的孩子都被人領養(yǎng)走了,剩下6個較大的孩子沒人敢要。他們中最大的6歲,已經會“阿拉,阿拉”地說上海話了,有人怕把他們養(yǎng)大后不叫額吉。
張鳳仙的丈夫仁欽·道爾基,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騎兵連長,中共黨員,性格開朗。當張鳳仙提出收養(yǎng)這6個孩子時,他嚇了一跳?!?個孩子,半個戰(zhàn)斗班呀,要吃多少羊肉?”但夫妻倆很快統(tǒng)一了意見,把6個孩子領回了家。
當時這6個孩子確實給這對蒙古族夫妻增加了困難,仁欽·道爾基開始打獵、砸羊骨頭給孩子增補營養(yǎng)。
6個孩子的奇跡
樂拓回憶,張鳳仙常年給孩子補衣、做鞋,腰都累彎了。但即便在艱苦的歲月里,她依然按著孩子的入學年齡送他們去上學。
“十幾年后,這位草原母親創(chuàng)造了奇跡!”
樂拓說,6個孩子中,2個考上了重點大學,老大巴特爾考上了南京氣象學院,小妹高娃考上了南開大學英語系,另兩個男孩參軍入伍,在部隊晉升為軍官;另兩位留在草原,也當了干部。
可是,張鳳仙卻因操勞過度,積勞成疾。
張鳳仙臨終前,6個孩子一刻不離守候在她身邊,她叫著每個孩子的名字,為他們祝福。
小女兒高娃問她:“額吉,你現在最想什么?”她說:“我要回草原去?!闭f完,安詳而去。(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