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教育應如何轉型
【光明時評】
疫情給各層次各階段教育教學帶來了一系列困境,經歷了之前“停課不停學”在線教學的忙亂,當下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已能從容做好應急預案,但是教師學生的社交阻斷、心理焦慮等問題也凸顯出來。
從教育理念上來看,一些教師沒有將線上教學作為常態(tài)化趨勢看待,沒有及時調整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效率,仍然延續(xù)著以往存在的知識教育為主、分數(shù)至上的傳統(tǒng)觀念。從教育內容上來看,很多地方的線上教育主要以國家課程中的普通文化知識教育為主,沒有抓住機會對學生及時進行道德與責任感、科學知識與個人防護、公共衛(wèi)生知識、健康生活方式等的教育。從教學方式上來看,教師、學生和教育管理者對線上教育依然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不適應,不少教師的線上教學能力仍然有待提升。
哈佛大學教授查爾斯·羅森伯格在《闡釋疫病》中提出,在疫情從發(fā)生到結束的各個時期中人的反應不同。其中,在消退與回顧期,要能夠對疫情影響進行及時的理性反思,整體上有利于促進人類認識深化與思想共識達成。在基礎教育領域,要考慮如何將應對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客觀認識、經驗教訓轉化成為提升教育治理水平、提升師生健康素養(yǎng)的新起點。
首先,應當轉變教育理念,真正踐行全面育人。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fā)再次證明了全面育人的重要性,且要盡快補齊教育的一大短板——科學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教育。從科學素養(yǎng)來說,就是要讓學生了解必要的科學知識,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和崇尚科學的精神,正確處理人與社會、自然、他人和自我的矛盾關系,學會健康生活,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從人文素養(yǎng)來說,學校應當更加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內在素養(yǎng)和文化底蘊。
其次,應拓展教育內容,延伸學生的知識跨度。公共衛(wèi)生知識、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災難教育等關系到人的基礎生存能力和生活價值導向,在我們的學校教育實踐中,由于受到多種因素影響,這些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常常被忽視,這對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十分不利。此外,從此次疫情防控來看,由于缺乏對突發(fā)災難的理性認識和應對危機的能力,不少學生產生了慌亂、焦慮、迷茫甚至抑郁的消極心理反應或問題。因此,學校教育應該延伸知識跨度,通過加強災難教育和危機教育,使學生具備在災難和危機面前理智判斷、沉著應對、科學決策的生存能力和危機應對能力。
最后,應變革育人方式,探索智能教育。疫情期間學生和教師居家學習和網上授課,教師從以往的面對面、手把手的“給予者”“控制者”轉變?yōu)樾畔⒓夹g教學環(huán)境下的“引導者”和“激發(fā)者”,嘗試了前所未有的“大放手”的教育教學方式改革,改變了以往不敢放手、不想放手、不會放手的狀況,并以成長導師的角色,鼓勵學生組建“學習共同體”,鼓勵和督促學生開展“小組學習”“自主學習”,幫助學生在自主自律、獨立思考、交流合作等方面獲得成長。
應對疫情的在線教育教學是應急也是創(chuàng)新,教育應當繼續(xù)探索教育方式變革,尤其是在提煉總結“停課不停教不停學”經驗的基礎上,探索智能教學方法,增強學生學習自主性和有效性,提升師生在線教育的智能化水平,讓智能技術服務每個孩子的個性化成長。
(作者:楊玉春,系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