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古韻 展新意 古都北京盡顯文化年輕范兒
2023北京文化論壇9月14日啟幕。聚焦“傳承優(yōu)秀文化 促進交流合作”的年度主題,正在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古都北京,將如何謀篇破題?
國家統(tǒng)計局最新數據顯示,北京市規(guī)模以上文化產業(yè)實現增加值4509.2億元,占地區(qū)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1%,居全國首位。今年上半年,北京文化產業(yè)實現收入9535.3億元,同比增長14.8%,保持持續(xù)增長。
今天的北京,古都色彩不褪,年輕范兒更顯。
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單霽翔曾觀察到,故宮知識課堂每次開班都爆滿,孩子走進這個校外課堂,通過穿朝珠、畫盤子、做堆繡等體驗傳統(tǒng)手藝。
在他看來,當下的故宮給年輕一代的教育投入非常大,因為“這些孩子在博物館里長大,將來一定是對博物館熱愛的一代,一定是對我們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認知的一代”。
在北京,歷史瑰寶“活起來”,傳統(tǒng)藝術也在煥發(fā)新的生機。
國家京劇院院長王勇統(tǒng)計過,由著名京劇演員于魁智、李勝素領銜主演的新編歷史劇《納土歸宋》首演時,年輕觀眾的上座率超過50%,“這是讓我們京劇人非常振奮的事情”。
國家京劇院還舉辦了“百日集訓”,用一年多的時間為青年演員量身定做劇目,一對一培養(yǎng),并安排64個專場讓演員在舞臺上成長為好角兒,為傳承國粹挑起重擔。
此外,國家京劇院結合5G技術推出《龍鳳呈祥》演播,打造喜歡京劇的學生數智人“尤子?!保尶缭桨倌甑墓爬纤囆g與時代同行,向年輕觀眾講述京劇魅力。
作為北京市歷史文化遺存最豐富的地區(qū),近年來東城區(qū)持續(xù)加強“博物館之城”建設,讓北京豐富的文化在一座座博物館中得以展現。
近日,一系列“博物館之夜”活動在東城區(qū)接連舉辦,以新“夜”態(tài)方式吸引公眾解鎖探訪。國家自然博物館推出以自然博物館首任館長楊鍾健先生命名的“鍾健講堂”,邀請自然史、自然科學及博物館等領域的院士開展專題講座。
今年5月,修繕一新的長椿寺再次對外開放,內設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館,該館以宣南士鄉(xiāng)歷史文化為主題,展示宣南地區(qū)的悠久歷史和豐厚文化積淀。
步入館內,便可體驗一場別開生面的導覽劇。演員身著古代服飾,互動交談間,帶領觀眾穿越時空回到百年前,將墻上的展覽內容巧妙化為戲劇體驗的表現形式,讓觀眾可以觸摸北京歷史文化的細微之處。
這是西城區(qū)文物活化利用的生動寫照。據西城區(qū)相關負責人介紹,展覽在設計形式上以“沉浸式”博物館體驗為導向,巧用數字化技術,率先探索出沉浸式戲劇導覽的全新展陳活化路徑,多角度、多元化、多層次地滿足觀展需求,實現了文物古建保護、展陳藝術效果與人性化觀展體驗的統(tǒng)一。
《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中長期規(guī)劃(2019年-2035年)》中提到,努力把北京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歷史文脈與時尚創(chuàng)意相得益彰,具有高度包容性和親和力,充滿人文風采和文化魅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都。
與傳統(tǒng)文化相對應,新創(chuàng)意、新活力如何為北京添磚加瓦?
近日,由北京城市圖書館、北京藝術中心和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共同構成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主體結構及外立面裝修工程已全面完工,累計完成總工程量的95%,進入工程全面收尾階段,不久后,這里將成為北京城市副中心地標性公共文化建筑群。
步入北京城市圖書館,目光即刻會被自然閑適的山間閱覽區(qū)吸引,館內天花板的造型為銀杏葉片堆疊,陽光從葉片間傾瀉而下,144根“樹干”豎立在“森林書苑”當中。登上北京城市圖書館的最高點,還可以欣賞到毗鄰的北京藝術中心和北京大運河博物館的美麗夜景。
北京大運河博物館以運河為線索,將船、帆、水3個元素和歷史文化融入建筑設計,5片船帆狀的屋頂錯落有致,博物館仿佛是??吭诔鞘猩V械摹斑\河之舟”。
北投集團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項目部副總經理沙鋼表示,三大建筑項目的設計團隊是一支年輕的隊伍,年輕人的占比至少為60%,在項目的設計過程中融入了很多現代元素。
首都圖書館副館長李念祖介紹,就北京城市圖書館的功能而言,在古籍館里,可以跟隨專業(yè)老師使用古籍修復的專業(yè)設備,進行修復古籍的體驗;在藝術文獻館里,可以隨手拿起一張黑膠唱片放到館內專業(yè)的唱片機上,戴上耳機體驗全球頂級的音響設備;在少兒館里,通過智慧展陳、4D觀影等高科技設備可進行沉浸閱讀、深度學習、交流創(chuàng)作;在非遺館里,通過光電技術可沉浸式感受古都風貌,了解舊時北京的衣食住行、民風民俗、賞玩游藝,還有機會近距離觀賞非遺傳承人的現場表演。
未來一年,將有1000場活動在北京城市圖書館舉行。李念祖相信,北京城市圖書館會成為年輕人的“網紅打卡地”。
為了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北京藝術中心將開展與傳統(tǒng)形式不一樣的藝術普及活動,做跨空間、跨形式的活動設計。北京藝術中心運營管理部負責人江濤說:“現在的年輕人喜歡參與,我們的主旨就是讓藝術普及活動的參與感和獲得感更強一些,讓大家不光是聽一堂普及課,看一場普及表演?!?/p>
他還提到,在空間運營上,北京藝術中心也更加注重空間氛圍感的營造,讓年輕觀眾代入感更強,體驗更好。將來,北京藝術中心還計劃與高校合作發(fā)展話劇社團,同時,無償給年輕人提供話劇項目彩排的空間。
當下的北京,匯聚了源遠流長的古都文化、豐富厚重的紅色文化、特色鮮明的京味文化、蓬勃興起的創(chuàng)新文化,著力書寫首都文化的大文章。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尹希寧 張敏 實習生 陳智敏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