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山黑水間凝聚起磅礴力量——東北三省災后重建一線觀察_新聞頻道_中國青年網
近期,東北大地迎來防汛大考。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黑龍江、吉林、遼寧廣大干部群眾聞“汛”而動,連續(xù)作戰(zhàn),防汛抗洪救災斗爭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
汛情就是命令,災情考驗擔當。眼下,東北各地加快推動災后恢復重建,一支支沖鋒在前的隊伍,一個個保衛(wèi)家園的瞬間,在白山黑水間凝聚起磅礴力量。
全力推進生產生活恢復
入汛以來,臺風“杜蘇芮”“卡努”先后一路北上,黑龍江南部、吉林北部、遼寧東南部接連數日大雨傾盆,險情攀升,內澇、塌方、泥石流等次生災害接踵而至,多個村莊通信中斷、道路損毀,多處橋梁坍塌。
18日上午,天氣晴朗,陽光明媚。在黑龍江省尚志市馬延鄉(xiāng)馬延大橋搶修現場,來自中鐵四局的10余名工人爭分奪秒,齊心協(xié)力修復橋涵。
“我們加班加點,為的就是早日恢復通行?!敝需F四局集團路橋工程有限公司鐵科高速尚五項目經理部安全總監(jiān)張乃瑞說,橋臺護坡、橋頭搭板都被沖毀,采用砂礫和鋼筋混凝土進行回填和防護,整個搶修將于月底完工。
8月4日,在黑龍江省尚志市一面坡鎮(zhèn)萬山村,哈爾濱市森林消防支隊的消防員在解救被困村民。新華社發(fā)
洪水雖然逐步消退,東北大地上,數以萬計的解放軍、消防員、武警戰(zhàn)士,干部群眾和社會救援力量仍然日夜奮戰(zhàn),沖鋒在災后恢復重建第一線。
黑龍江省五常市是知名的優(yōu)質稻米之鄉(xiāng),拉林河、忙牛河蜿蜒而過,是此次災情最嚴重地區(qū)之一,多個村屯通信設施受損。
8月6日,人們在黑龍江省海林市長汀鎮(zhèn)一廣場上的應急通信車前與外界通話。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FS100無人機,升空!”12日,伴隨一聲指令,一架集成衛(wèi)星通信設備的中國移動無人機在五常市沙河子鎮(zhèn)沙河子中學起飛。至此,黑龍江省最后4個通信受阻的行政村全部恢復通信。
8月6日,吉林省吉林市消防救援支隊的消防救援人員在舒蘭市開原鎮(zhèn)受災村莊進行搜救。新華社記者 顏麟蘊 攝
“人停機械不停輪番上陣,集團作戰(zhàn)。”吉林省舒蘭市副市長蔡俊峰說,當地住建、水利、交通、農業(yè)等行政管理部門加緊開展災后重建工作。截至17日,全市已修復水毀農村公路、橋涵242處,完成農飲工程修復13處。
11日晚,今年第6號臺風“卡努”在遼東半島東側沿海登陸后,部分地區(qū)雨量大且急。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山區(qū)王家堡村,沿山而建的道路瞬間被沖垮??干嘲?、搬石頭、填方固基……村干部帶隊突擊搶修,挖掘機聲隆隆,響徹山間,堵塞路段被順利打通。
未通電線路完成搶修,實現全面通電;天然氣管道逐漸修復,災區(qū)供氣得到保障;水毀道路施工進展順利……過去10余天里,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東北地區(qū)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全力推進災區(qū)生產生活恢復。
轉移重建保安居
洪水沖擊,家園受損。據不完全統(tǒng)計,此次洪災中,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超過40萬人被緊急轉移安置。
8月9日,人們在黑龍江省五常市時代中學集中安置點用餐。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為給受災群眾打造“臨時的家”,多地將學校、養(yǎng)老院、福利院等改造成集中安置點,設立物資保障、衛(wèi)生管理、心理疏導、醫(yī)療救治等工作組,提供24小時服務。
吉林省舒蘭市第三中學校園是本輪汛情中最大的安置點之一?!鞍仓檬転娜罕娖陂g,幾乎所有的老師都回校了,不少學生來當志愿者。”校長孫國民說,學校提供一天三頓“熱乎飯”,組織包餃子、露天電影等活動,安撫村民情緒。
8月11日,居民在吉林省舒蘭市舒蘭三中安置點的食堂吃飯。新華社記者 顏麟蘊 攝
眼下,隨著洪水退去,越來越多受災群眾陸續(xù)返家。在遼寧省岫巖滿族自治縣嶺溝鄉(xiāng)山城村,村民楊桂花剛從臨時安置點回來,忙著擦拭家中的炕頭和墻面?!昂樗疀]了院墻根,算是有驚無險?!彼f。
8月12日,遼寧省鞍山市岫巖滿族自治縣藥山鎮(zhèn)的工作人員將群眾提前轉移至藥山小學集中安置點。新華社發(fā)
“災過去了,日子還得好好過,只要好好干,失去的都會回來?!痹诤邶埥∩兄臼性獙氭?zhèn)元寶村,回到家里的村民李洪海和愛人運來嶄新的地板和門窗,緊忙修整庭院、房子。
清理街邊倒塌的圍墻、枯樹,打掃居民家中被水淹的雜物和生活垃圾,對洪水浸泡地區(qū)進行消殺防疫……17日清晨,在黑龍江省尚志市烏吉密鄉(xiāng)和平村,當地干部和社區(qū)志愿者擼起袖子、卷起褲腿,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得知市政府征集志愿者,我第一時間報名。”志愿者張艷說,“一些脫貧戶和留守老人缺乏勞動能力,我希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他們盡快走出困境?!?/p>
災后重建按下“加速鍵”,排水清淤通路、搶修水毀設施、公共衛(wèi)生防疫、過水地段消殺等各項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工作人員對吉林省舒蘭市開原鎮(zhèn)模范村的受損房屋進行拆除重建工作(8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在黑龍江五常,1320人組成的240個工作組,分赴受災村逐一排查房屋、耕地、牲畜及其他設施受災情況;吉林全面推進災后衛(wèi)生防疫工作,逐村逐屯逐點開展環(huán)境消殺、飲用水檢測、傳染病疫情檢測;多個受災嚴重地區(qū)緊急推進災后房屋勘驗、修繕加固、翻建、認購、租賃工作……
8月5日,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安區(qū)大灣村附近,牡丹江市消防救援支隊的消防員在安裝排澇機器。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連日來,一筆筆支援重建的善款,一臺臺奔赴災區(qū)的車輛,一箱箱愛心捐贈的物資,匯集向東北三省災情較重的地區(qū),幫助受災群眾重建家園。
守衛(wèi)糧倉保生產
東北三省糧食產量占全國糧食產量的五分之一以上。洪水逐漸退去,一場抗災奪豐收的攻堅戰(zhàn)在黑土地上展開。
8月11日,黑龍江省尚志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的工作人員在當地一處被洪水浸泡過的水稻田里查看水稻情況。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黑龍江省農業(yè)農村廳派出11個指導組、9個重點工作組,赴五常、尚志等9個重點市縣,調查指導農業(yè)防災減災救災工作。
農業(yè)保險理賠人員使用無人機查看吉林省舒蘭市金馬鎮(zhèn)周邊農田受災情況(8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吉林省農業(yè)農村廳成立農業(yè)防災減災工作專班,采取“干部+專家”模式,分區(qū)分片包保9個市州,力爭將災害損失減少到最小。
遼寧省農業(yè)農村廳下發(fā)通知,加大機具和人力投入,做好后期肥水調控等田間管理,調劑調運化肥、農藥、疫苗等救災生產資料。
來自省、市、縣、鄉(xiāng)的各級農技專家忙碌在田間地頭,指導農戶搶抓窗口期開展自救。
“多一分用心,水稻就多一分揚花灌漿的希望?!苯o水淹過的稻田排水、組織無人機飛手噴灑葉面肥……黑龍江省延壽縣信合有機稻米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姚宏亮帶著鄉(xiāng)親們爭分奪秒,努力讓更多受災水稻恢復生長。
8月7日拍攝的吉林省舒蘭市開原鎮(zhèn)青松林場附近的道路搶修現場。新華社記者 顏麟蘊 攝
在吉林省舒蘭市七里鄉(xiāng)的一處果園,當地鄉(xiāng)政府協(xié)調大型機械緊急排澇,前來支援的官兵幫忙清理淤泥。“山體出現滑坡,損失了近1000棵果樹,好在搶救及時,能減少損失。”果園負責人付澤民說。
臺風剛過,國家水稻產業(yè)技術體系沈陽綜合試驗站研究員代貴金一行來到遼寧省莊河市青堆鎮(zhèn),仔細查看水稻倒伏情況,對水稻疾病的辨別方法、防治技術等進行講解。
“現在受災面積多少”“等秋收測產后如實核算”“我們全力保障”……在黑龍江省多個受災嚴重村鎮(zhèn),多家保險公司開展投保受災農田查勘查驗與核損理賠,讓農戶吃下“定心丸”。
8月10日拍攝的位于黑龍江省五常市的喬府大院現代農業(yè)產業(yè)園內種植的水稻。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大災不懼,大難不屈。白山黑水間,廣大干部群眾迎難而上、眾志成城,全力以赴抗擊洪水,齊心協(xié)力恢復生產,向著防汛抗洪救災的最終勝利邁進。
文字記者:劉偉、管建濤、楊思琪、馬曉成、武江民、洪可潤
視頻記者:王鶴、馬曉成、楊思琪、武江民、王帆、魏蒙、張濤、顏麟蘊、姬楊
海報設計:孫瑤
統(tǒng)籌:方思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