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wǎng)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文化評析】以文物建筑之活帶動文化傳承之火

        發(fā)布時間:2023-07-17 14:54:00來源: 光明網(wǎng)-《光明日報》

          【文化評析】

          作者:鄧海建(媒體評論員)

          老文物,新風景。最近,北京西城區(qū)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項目又有了新進展:西單飯店、護國觀音寺、五道廟已完成修繕,在做開放前的準備;歙縣會館、晉江會館、梨園公會、聚順和棧南貨老店預計年內(nèi)也將完成修繕。

          泱泱華夏,萬古江河。文物建筑是看得見的一脈精神,也是摸得著的一種力量。中華文明是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個綿延五千多年至今未曾中斷的燦爛文明。先秦諸子、漢唐氣象、宋明風韻……沿著各色文物建筑的脈絡,我們最能感受到文明的底氣與文化的自信。

          靜默的文物建筑需要保護,也需要在時代版圖上活化利用。我們常說,“買賣是最好的保護,使用是最好的傳承?!苯承闹?、文化之美,讓文物建筑與現(xiàn)代城市生活相融合,甚至成為集納了社交、美食、創(chuàng)意、體驗等屬性于一體的新公共文化空間,滿足年輕人的熱愛、重塑新城市的窗口,文物建筑就不再是“孤芳自賞”的“古董”,而可以成為日常打卡的地標。

          文物建筑是有生命力的,因城制宜、因時制宜,每個城市都能探索出各具特色的活化利用之路。2020年,北京西城區(qū)發(fā)布首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計劃,對7處文物建筑進行公開招標,吸引34家44份項目申請。在不斷實踐中,當?shù)靥剿餍纬闪恕罢鲗А⑸鐣⑴c、專家把關(guān)、市場化運作”文物活化利用的“西城模式”。放眼全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增至141座,各地也多在探索“解鎖”古建筑新生力的屬地之路。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文物建筑不是歷史的絕唱,而應該有時代的回響。一方面,有序引入社會力量,提升保護與監(jiān)督的維度;另一方面,穩(wěn)妥推進市場運作,讓文物建筑煥發(fā)更多效能。文物建筑是“文化與文明的講習所”,讓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更好融入現(xiàn)代生產(chǎn)與生活。更科學地保護、更有序地傳承,才能讓沉睡已久的文物建筑擦亮時代之光,讓后人“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xù)性來認識中國”,也才能更好地向世界講好真實而立體的中國。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diào),要激發(fā)全民族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增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蘇州考察時指出,平江歷史文化街區(qū)是傳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shè)的寶貴財富,要保護好、挖掘好、運用好,不僅要在物質(zhì)形式上傳承好,更要在心里傳承好。歷史文化街區(qū)的保護與傳承,說到底,仍離不開活化利用。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chǎn)、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從活化利用到活態(tài)傳承,以文物之活帶動文化之火,才能在守住根基以塑魂的同時,引來“活水”去創(chuàng)新,讓歷史文化綻放生生不息的獨特魅力。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17日 02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ān)法律責任。

        亚洲制服丝袜av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无码视频在线a,成人片无码中文字幕免费,亚洲无码91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