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記錄鄉(xiāng)村生活
【今年寒假孩子們這樣過15】
光明日報記者 龍軍 禹愛華 光明日報通訊員 徐虹雨
“小伙伴們,你們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句民諺?桃源的酒,陬市的糖,剪家溪的豆腐像什么呢?”
“像城墻!”
“今天我們來到了一位爺爺家中,他家正準備做豆腐,我們?nèi)タ纯炊垢窃鯓又谱鞯模降紫癫幌癯菈??走!?/p>
這些天,湖南省桃源縣剪市鎮(zhèn)中學四年級學生劉慕涵忙著在鏡頭前繪聲繪色地介紹家鄉(xiāng)美食,她的同學——短視頻拍攝“小達人”王子祺舉著手機一路跟拍。
“雙減”后的第一個寒假到了,怎么讓孩子們了解家鄉(xiāng)文化,過一個有意義又有趣味的年?剪市鎮(zhèn)中學發(fā)出倡議,號召全體學生走出去,“用眼睛發(fā)現(xiàn),用鏡頭記錄,用故事講述”。
老師郭云兵把《剪市故事集》發(fā)布在他組建的“夜讀團”朗誦微信群里,請學生們自選題目。學生們積極性特別高,很快,一批活靈活現(xiàn)講故事的小視頻就“飛”到了微信群里。郭云兵從中評選出優(yōu)秀講述人,劉慕涵就是其中一位。
豆腐是當?shù)氐姆俏镔|(zhì)文化遺產(chǎn),已經(jīng)有600多年歷史?,F(xiàn)在人們?nèi)匀挥檬?、鐵鍋、木盆、紗布等傳統(tǒng)工具和工藝制作豆腐。
走進60多歲的文加凡家,孩子們將好奇的目光和手中的鏡頭聚焦在制作豆腐的老物件上,嘰嘰喳喳地開始了采訪。文加凡一邊忙碌,一邊開心地回答“小記者”們的提問。
黃豆磨出乳白的汁,在一口大鍋里熬著。孩子們耐心地守在灶臺邊,等待奇跡發(fā)生。慢慢地,熱氣升騰,清新的豆香溢滿農(nóng)家。
“新鮮豆?jié){出鍋咯!”文加凡舀出濃稠的豆?jié){,一勺勺盛在每個孩子手里的小杯中,孩子們一片歡呼,興奮地品嘗起來。
劉慕涵不忘工作,一邊小口啜飲著,一邊在鏡頭前分享:“和我們平時喝的味道真不一樣。是什么呢?是家鄉(xiāng)的味道!”
郭云兵喜悅地看著這一切,告訴記者:“別小看這些娃娃!前幾天,他們拍攝的打糍粑視頻,在平臺上獲得了3萬多的瀏覽點擊量呢?!?/p>
豆?jié){喝完了,文加凡在盛豆?jié){的大缸里加入石膏漿。不久,一缸豆?jié){凝固成豆腐腦;舀出一碗碗豆腐腦分給孩子們后,文加凡又在桌上鋪開紗布,把豆腐腦舀進紗布包裹好,將木蓋壓在紗布上,整出方方正正的形狀來。水分滲出,紗布展開,一大塊白白嫩嫩的豆腐做成了。
劉慕涵仔細拍攝著每個“小驚喜”,時不時和同學們一起雀躍不已。
“我終于明白了,家鄉(xiāng)的豆腐棱角分明,沉甸甸、厚實實的,真像城墻磚一樣!”捧著熱騰騰的豆腐,劉慕涵終于找到了答案?!斑@個寒假這樣過,特別有收獲!下一個故事拍什么?我都等不及啦!”王子祺在她身邊不住點頭,開心地說。
《光明日報》( 2022年02月18日 01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